•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农业标准 » 正文

    产业扶贫创新多 致富幸福来敲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1-13    资讯整理:爱农网    
    导读

    忻城县地处桂中大石山区,素有“九分石头一分土”之称,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近年来,忻城县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以贫困人口为基本对象,以贫困村为重点,以贫困农户增收为核心,突出抓好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结对帮扶扶贫等工作,多渠道推进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绩。

     产业扶贫创新多 致富幸福来敲门
    忻城县地处桂中大石山区,素有“九分石头一分土”之称,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近年来,忻城县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以贫困人口为基本对象,以贫困村为重点,以贫困农户增收为核心,突出抓好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结对帮扶扶贫等工作,多渠道推进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绩。
     
      据统计,2015年底该县贫困人口从2010年的17.64万减少到8.0799万,2016年底又确定脱贫“双认定”7234户2.7801万人,顺利完成了自治区下达的年度减贫任务。
     
      1
     
      产业敲开致富门
     
      “我种植了4亩百香果,因管理得当,再加上销路通畅,第一年亩产利润达1000元以上,预计明年每亩利润达4000元以上。”近日,笔者走进忻城县城关镇板河村,村民蒋庆荣指着自家的百香果园高兴地说。因2016年未受霜冻等因素影响,一排排整齐的藤架上密密麻麻地挂满了百香果,煞是喜人。
     
      板河村是忻城县“十三五”规划脱贫摘帽的贫困村之一,共有1041户4679人,2014年人均纯收入仅3940元,是名副其实的贫困村。
     
      该县扶贫工作队找准贫穷原因拔“穷根”,大力发展桑蚕、百香果、柑橘、育肥牛、生态鸡、生猪等特色产业,增强贫困群众自我“造血”功能,提高人均收入。2016年底,该村顺利摘掉“穷帽”,实现整村脱贫。
     
      无独有偶,在欧洞乡里苗村,育肥牛和山羊养殖业以及中草药材、百香果种植业等产业也悄然兴起,通过能人示范带动,贫困户实现抱团脱贫致富。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2016年以来,该县立足本地特色与资源优势,力争做到“一村一品”,不断推进扶贫产业大发展,逐步实现了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由“输血式”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帮助广大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此外,为了更好地服务育肥牛和生猪养殖、百香果及珍珠糯玉米种植等扶贫产业发展,近日,该县还成功引进了总投资2亿多元的浙江大学忻城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项目。浙江大学将在品种、技术、管理、培训、加工、营销、物流等方面给予忻城大力支持,为农民解决农业技术难题,实现技术集成创高产、农民增产增收,确保贫困户如期实现脱贫致富。
     
      “‘十三五’期间,我们加大力度,深入实施产业扶贫工程,重点发展百香果种植、育肥牛养殖等特色产业,加大扶持力度,引导更多农户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力争5年内把忻城建成全国有名的‘百香果之乡’和‘最牛之县’。”来宾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忻城县委书记谢大研对该县产业扶贫发展充满信心。
     
      2
     
      金融扶贫发“牛财”
     
      “仅靠养牛一年能赚4万元,这在过去连想都不敢想。”2017年1月5日,忻城县城关镇尚宁村贫困户樊肖陆说,他用2万元金融扶贫贴息小额信用贷款买了4头牛,养了一年,每头赚了1万元,心里可高兴了。
     
      “我家没有劳动力,想养牛也没办法,所以我把5万元金融扶贫资金投给村里的浪昌生态养殖合作社经营,每年可领5000元分红,三年也有1.5万元收入。”该县古蓬镇枝林村板林屯贫困户樊国荣对这种金融扶贫模式非常满意。
     
      贷款养牛和入股分红都是忻城创新实施“金融精准扶贫工程”的主要模式。从2016年起,该县每年出资3000万元,和金融机构共同设立精准扶贫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撬动金融资本3.5亿元参与扶贫开发,为贫困户提供5万元以内、3年以下免抵押、免担保、免利息的小额信贷支持,为全县8万多贫困群众发展产业提供资金保障。截至2016年底,全县已累计向5809户贫困户发放贷款2.57亿元。
     
      “我一直想扩大养牛规模,带动村里群众脱贫致富,但由于资金不足,无法实现梦想。如今好了,县政府推出‘两免一贴’小额贷款金融扶贫优惠政策,1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均把5万元精准扶贫小额贷款全部投入合作社,实施合作经营并领取年终分红,既能解决合作社发展资金短缺问题,又能增加贫困户收入,实现了贫困户与合作社‘双赢’目标。”古蓬镇枝林村浪昌生态养殖合作社负责人蓝陆强说,合作社将把这60万元扶贫贷款资金全部用于购买牛犊,实现存栏肉牛头数超150头。
     
      忻城县县长李朝晖说:“2016年,全县育肥牛已达5万头,按照这样的运营模式发展,几年内忻城将能实现育肥牛10万头目标,成为广西有名的育肥牛基地指日可待。”
     
      3
     
      特色旅游注活力
     
      近年来,忻城县紧紧围绕“旅游兴县”战略和争取进入“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创建县行列的目标,依托自然生态资源和地方特色优势,探索开辟“旅游+生态产业”的发展路径,突出“土司、浪漫、生态、现代”特色,着力打造旅游特色鲜明、品牌突出的珠江-西江经济带上的节点旅游城市,大力发展旅游业,将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成为富民富县的主导产业之一。
     
      2016年12月30日,忻城县举办冰雪香草音乐节,邀请了区内外近20家媒体及60多家旅行社参加,广泛宣传该县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特色民俗文化,吸引了区内外大量游客,有效地推介忻城特色旅游这张名片。
     
      “通过此次冰雪香草音乐节,我们参观了莫土司衙署、马泗蓝莓生态园,体验了薰衣草庄园的滑雪项目,还到大塘三寨沟采摘草莓。忻城乡村旅游非常值得挖掘,希望能够与忻城合作,共同开发忻城丰富的旅游资源”。南宁中国青年旅行社的李先生在参观忻城县部分景区景点后,对该社发展忻城生态旅游线路有了初步构想,对其发展潜力充满憧憬。
     
      风景美了,游客多了,经济发展自然提速。忻城通过将分散在各乡镇的乡村美景进行串联,整合成一个集生态休闲、餐饮娱乐、农事体验等于一体的乡村精品旅游项目,把生态旅游打造成忻城特色旅游的重点项目,马泗乡的蓝莓生态园、大塘镇的三寨沟都是生态旅游精品线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带动了忻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016年,忻城的旅游带动第三产业如景区门票、宾馆饭店、特色商品、交通物流等实现收入增长,全县接待游客310.5万人次,同比增长16.1%;实现旅游总收入23.02亿元,同比增长21.3%。
     
      4
     
      土货进城富农家
     
      近日,笔者走进忻城县马泗乡高龙果蔬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放眼望去,百香果基地里绿荫覆盖、瓜果飘香,工人们忙着采摘、过秤、装箱,将百香果发往全国各地,为城里的“吃货”们送去新鲜美味的水果。
     
      “2015年下半年,我们合作社加入电商行列,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售百香果、哈密瓜、珍珠糯玉米、紫淮山等绿色生态农产品,我们的客户遍布全国各地,现在足不出户,网上销售额就超过100万元!”基地负责人欧高龙说。
     
      忻城县生态资源丰富,有很多特产,比如珍珠糯玉米、土榨红糖、土制面条、金银花茶、百香果等,但是由于这些产品分布零散、交通不便、销售渠道单一,以往并没有实现规模效益。为切实解决当地群众买难卖难的问题,促进“土货进城,网货下乡”,该县在2016年1月与阿里巴巴(中国)软件有限公司签订了农村电子商务合作项目协议,并以此作为改善农民消费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平台。
     
      “以前,家里种的农产品都要自己挑到街上去卖,还不一定能卖出好价钱,有了电商后,将农产品直接交给电商服务点负责人进行统一销售,我们省时省力,价钱也不错。”说起电商的好处,联团村二洞屯贫困户潘呈团深有感触。
     
      如今,从“互联网+”销售渠道尝到甜头的群众有了盼头,越来越多的群众加入电商销售行列,开启了“订单扶贫”新模式。土榨红糖、土制面条、金银花茶、百香果等一批优质农产品乘着电商“快车”进城,成为城里人的抢手货。截至目前,该县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交易额约达3000万元。
     
      5
     
      帮扶帮到心坎上
     
      “这20只‘扶贫土鸡’已被订购完了,过年就送货,一只60元,1200元马上就要到手了。”1月9日,遂意乡弄江村都斜屯贫困户蓝玉花高兴地说,“帮扶单位免费送鸡苗,帮扶联系人预支资金帮买母猪苗,真正帮到了我们心坎上。”
     
      送鸡苗、送电视、送牛犊、送猪仔、送果苗等,是该县创新实施“一帮一联”结对帮扶活动的一个缩影。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该县积极探索“党建+精准扶贫”新路径,建立“党员+群众”联动机制,组织选派优秀干部担任51个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同全县行政村“美丽广西”(扶贫)工作队一起,做到每个贫困村都落实结对帮扶单位并有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所有贫困户都有领导干部联系帮扶、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目前,该县共有驻村“第一书记”57名,参加精准扶贫结对到户的县机关事业单位职工5939人,其中处级领导干部36人、科级领导干部423人、一般干部5480人,每个干部职工负责结对帮扶户1~5户,实现帮扶到村到户全覆盖。同时,借助群众信息服务平台,把贫困村、贫困户和帮扶单位、帮扶干部对口联系的详细数据录入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做到信息互联互通,实现联络服务信息全覆盖。
     
      “开展‘一帮一联’结对帮扶活动是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具体实践,各部门要充分认识结对帮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形成合力,确保帮扶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该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莫庆山说。
     
      2016年,在各级帮扶单位及各级领导干部的大力支持下,忻城县已成功组建专业合作社181个、家庭农场67个,带动2.7801万人实现脱贫摘帽,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9个。
     
      “心诚忻城,红水河畔一颗璀璨的明珠,南国壮乡一颗升腾的新星,艰苦创业带来美好的生活,我们豪情满怀阔步前进。”如今的忻城,正如《忻城,美丽的家乡》这首歌所唱的一样,全县人民正在营造“三大生态”、实现“两个建成”的道路上迈着坚实的步伐不断前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文/爱农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爱农网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爱农网-https://www.inong.net/news/show-16313.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fuwu@inong.net。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61990391| 邮箱:admin@inong.net fuwu@inong.net
    爱农网 Inong.Net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12-2024 Inong.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爱农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站交流QQ群:222967024 [想在这里出现:请联系QQ:3619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