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农业标准 » 正文

    返乡创业点亮婺源民宿经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6-30    资讯整理:爱农网    
    导读

    仲夏时节,记者慕名来到中国最美乡村婺源,走近婺源,仿佛走进了一个超大号的徽派民俗园:以黛瓦、粉壁、马头墙为表型特征的徽派建族群随处可见,精美绝伦的砖雕、木雕、石雕让人目不暇接,古香古色的高宅、深井、大厅隽妙无比,让人大开眼界;这裏群峰林立.......

       仲夏时节,记者慕名来到中国最美乡村婺源,走近婺源,仿佛走进了一个超大号的徽派民俗园:以黛瓦、粉壁、马头墙为表型特征的徽派建族群随处可见,精美绝伦的砖雕、木雕、石雕让人目不暇接,古香古色的高宅、深井、大厅隽妙无比,让人大开眼界;这裏群峰林立,依山傍水,层峦迭障,溪流纵横,林壑幽美,翠微缭绕,绿意葱茏,黑瓦白墙,飞檐翘角的屋宇簇拥在青杉翠竹流岚飞瀑的怀抱裏,影影绰绰,缥缥缈缈,恍如人间仙境,一幅古朴典雅、简洁清淡、韵味无穷的水墨画展现无遗。
     
      婺源县副县长胡春伟告诉记者:近年来,婺源县找准风光秀美、原始生态的特点对乡村旅游进行了提档升级,精品民宿成为婺源的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成为发展全域旅游的有力抓手。全县100余家精品民宿和500多家以农家乐形态为主的大众民宿形成巨大的产业集群效应,撑起婺源旅游经济新亮点。
     
      “真正的农村建设还是要让农村人来做”
     
      婺源厚塘庄园位于婺源高铁站附近的塘村里,村落已有近千年历史,其村头河畔还有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千年楠木群水口林,构成了一幅“古树高低屋,村外水如环”的秀丽风景。除了山林湖泊以外,厚塘庄园还有百亩茶园、杨梅林、马场和厚塘书院精品客栈,重新演绎了文人墨客眼中的乡野情怀。
     
      厚塘庄园的老板李见华,一个地道的塘村农民,本着回报桑梓的情怀,筹划八年,请专业的规划设计人员精雕细琢,才有了如今这个古典雅致的私人庄园。
     
      近两年来,民宿非常火热,厚塘庄园充分借助婺源的区位和环境优势,在乡村度假区中小规模的项目里谋求创新,并在婺源这个国家乡村度假实验区里取得了先发的优势。庄园主体是由四栋徽派宅院组成的精品酒店,其中两栋是明末清初的官宅和书屋。酒店总共有16间客房,分处四处徽派宅院之中,每一间都各具特色。
     
      “真正的农村建设还是要让农村人来做”,这是记者采访中听到李见华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在厚塘庄园建设期间,他筹资对塘村的道路、河流等进行了综合治理,对塘村的古树进行了精心维护。他告诉记者,农村建设要靠当地比较优秀的农村人,因为他们对自己生长的地方有感情,在建设中不会破坏原有的生态。另外可以带动一部分家乡人创业,让老百姓受益。李见华介绍,厚塘庄园的运营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目前塘村的村民每月人均收入比周边村落多一到两千元。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提升,包括生活环境、道路等。他的发展目标是通过厚塘庄园的发展带动当地村民做民宿、餐饮等相关产业,最终让每家每户当老板。
     
      李见华告诉记者,厚塘庄园历时八年,打造成今天的模样,就好比自己的孩子,精心抚育,看着他一天天健康成长,这个过程他乐在其中。主要缘于他本身对古建筑、园林设计的喜爱,另外结合他爱人的专长。李见华爱人刘芳毕业于同济大学,多年从事规划设计行业,如今致力于婺源乡村旅游开发,庄园的理念、设计、创意均出于女主人慧心。
     
      “回到家乡才有根,才能回报家乡父老”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古代诗人陶渊明笔下描绘的田园生活令人向往。程汉龙就是这么一个人,他毅然放弃了大城市里的成功事业,返乡回到婺源县考水村当起了一位农民,开山种地,做起了农庄梦。
     
      程汉龙是婺源县紫阳镇考水村人,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他高中毕业后便和许多同伴一样外出打工,由于勤劳肯干,头脑灵活,没出几年他就做起了生意。从餐饮到房地产再到商贸,短短十几年时间,程汉龙的生意越做越大,个人资产也达到数千万。就在大家以为程汉龙要继续把外面的生意不断做大的时候,程汉龙却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难以置信的决定:放弃外面的事业,回到婺源老家种地。程汉龙的这个举动,外面的人想不到,家里的人也不理解。父亲程根树认为放弃大城市的老本行回到农村种地实在太危险,弄不好就是血本无归。
     
      虽然家里人极力反对,但是程汉龙却是铁了心。他说,记忆中老家一直是山青水秀、瓜果飘香。但这些年青壮年外出务工,田园荒芜,村庄也成了空心村,他看在眼里,痛在心上,他决心建一座农庄,把荒芜的山坡和田地恢复起来。
     
      程汉龙说:“就在我准备甩手大干的时候,却遭遇了很大的阻力。村民跑来搞起了破坏:他们漫天要价,把种好的树苗都拔了,路也拦着不让车进,经过长时间的沟通和接触才赢得了大家的理解,庄园的建设才得以继续。”
     
      程汉龙一心投入到庄园建设中,炎炎夏日,他带领家人和发小、伙伴清理河床、翻新驿道,种花栽树,天气热就脱掉外衣光着膀子干,中午也不回家休息。在开垦完荒山野地后,他又请来村民种上果树、栽植果蔬。经过几年艰苦的努力,如今,程汉龙的农庄规模达方圆近十里,地里的蔬菜、水果也一应俱全。
     
      程汉龙告诉记者,他下一步的打算是把村里快倒塌的古建筑修复起来,再花点钱到县里其他地方收购些废弃的古建筑异地安置在庄园里,这样不光可以保护古建筑,也能够把家乡的旅游搞出来。到时候游客到村里来可以住老屋、采鲜菜、体验农活,不光他可以借旅游创收,村民也可以跟他共同致富。
     
      田间有村,村后有山,山上古树浓荫;村前有水,水倚田园,园中果蔬飘香,走进春日里程汉龙的农庄,俨然一副山水田园画卷。问起程汉龙为什么要选择回乡创业,程汉龙告诉记者:“家乡的山水养育了我,在外面的事业做得再好,终究是在外漂泊,回到家乡创业,才有根,才能回报家乡父老!”
     
      “经得起繁华,耐得住寂寞”
     
      在婺源最古老最韵味的村落沱川乡篁村有一座古朴的徽派民宅,如今已被房子的主人打造成一个度假宅院,起名为“半乡居·誉流惇史”。
     
      余红雨,这所民宅的女主人,40多岁,面容清丽朴实,曾经在上海做过外语老师,后到广州改行做企划,2014年返回老家,开始她自己的民宅改造,用她自己的话说,“在外面奔波了二十年,还是喜欢家乡的感觉,想念小时候的味道”。她这次回来重修了自己小时候住过的房子,带着浓浓的乡情,向往田园生活,换一种有别于大城市的生活方式。
     
      她给自己的创业项目定位成“民宿+生态农业”,在篁村的周边开垦了100亩荒地,种植水稻和蔬菜,坚持不打农药、不喷除草剂、不施化肥的自然农耕,命名为半乡居农场。农场采用招募认种会员的方式进行经营,认种一亩地一年的费用为15000元。营销模式主要采用微信公众号推广。农场开办一年半来,已招募会员几十个。她告诉记者:“现在的收入还算可观,投资修建房子的200万元用不了多久应该可以收回来。”
     
      据余红雨介绍,成为半乡居农场的认种会员后,还可以免费享受古宅民宿的生活体验。她说,“在城市生活,有一些群体想吃到质量安全的食物,又想体验乡村生活,我们为这些人提供一个平台。除了会员入住外,多余的客房提供给游客,主要以企业家、画家、摄影家等高消费人群为主。”
     
      在采访中,余红雨告诉记者,“一年认种一亩地15000元,拿出其中的1000元投入半乡居公益基金,主要用于篁村及整个沱川乡道路改造、村庄美化工程,只是我一个小环境好是不够的,大环境一定要好。另外,这个公益基金还用于这里的村民意外伤害、孤寡老人赡养、大病救助等方面。前些天,沱川有个得白血病的患者,我们就捐了第一笔资金。半乡居公益基金应该承担起这份社会责任,大家好了,才有我们这个小家。”
     
      创业路是艰辛的,也是孤独寂寞的,余红雨说,她也在修炼自己,经得起繁华,耐得住寂寞。
     
      “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装修了近一年的古宅民宿下个月在婺源县思口镇延村正式开业,这是一个在中国定居创业的英国80后小伙儿迈出艰辛的第一步,是他在中国打造的田园生活方式的正式开启,也是他与一名江西女孩的爱情之花在中国最美乡村的绽放。
     
      去年7月23日,婺源第一栋由外国人投资改造的民宿正式开工,由此英国人爱德华与“正经堂”结缘。正经堂是一栋座落于江西省婺源县思口镇延村的古宅,建于清朝,房屋庭院占地近600平米,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
     
      今天我们看到的即将修缮完好的正经堂,外观依然保留房子之前的徽派风格,内部部分结构做了调整,保留了天井,增设了餐吧台,现代化的厨房设施,整齐摆放的餐桌、餐椅,庭院里新建的玻璃阳光房,中西合璧的设计风格带出浓浓的现代感。眼前这所已经进入装修尾声的房子很难想象去年这个时候还是由于常年漏雨失修,主人无力过问,后堂、厨房已倒的破旧老房。
     
      “这个宅子连同院子当时买下来花了190万,如今装修花了近360万”,爱德华告诉记者,他跟她的老婆廖女士都很讲究装修品质,他们请来婺源最好的工艺师和英国设计师合作,融合中英两国文化,将老宅精心打造成中英合璧徽派古宅。“在装修过程中,我们遇到很多问题,比如有些材料当地没有需要从广州定制发过来,所以运输成本很高。另外由于古宅的所有建材都是木质结构,房屋之间不隔音,为此专门请设计师帮忙做了特殊的隔音设计,最终大大小小十几间客房重新做了隔音,这些看不到的装修比较费钱。”
     
      采访中,我们聊到他为什么要花如此高的代价扎根婺源农村时,他指着院子里一条斑点狗说:“以前我在英国也是住在农村的,家里养了好几条这样的狗,后来去了上海,发现在城市养狗很麻烦,而且到处都很拥挤,我还是喜欢农村,喜欢这样的生活。”
     
      婺源县农业局长俞坤发告诉记者:“我们县依据婺源的自然、人文环境和上级政策,适时发展乡村旅游,使我县乡村旅游尤其是民宿产业发展很快,接着我们又引导乡村游企业发展田园综合体,民族风情旅游、传统手工艺和非遗游、文化创意园等,至此婺源的休闲农业上了一个新台阶。”
     
      现在土生土长的婺源人,致力于建设家乡,带动家乡人民共同致富;定居大城市的女教师返乡寻根,向往自由的田园生活;外国人倾慕婺源的生态环境投资扎根婺源,推出中西合璧的特色民宿,他们作为返乡下乡人员,代表着一批人,在创业的路途中探索着前行。
     
    (文/爱农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爱农网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爱农网-https://www.inong.net/news/show-17318.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fuwu@inong.net。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61990391| 邮箱:admin@inong.net fuwu@inong.net
    爱农网 Inong.Net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12-2024 Inong.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爱农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站交流QQ群:222967024 [想在这里出现:请联系QQ:3619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