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节水灌溉 » 正文

    吴桥节水高产栽培冬小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11-27    资讯整理:农业供求网    
    导读

      北方地区冬小麦是农业用水大户,占北方农业总用水量的70%。针对水资源不足和作物高产之间的矛盾,中国农业大学农学系在河北省吴桥

      北方地区冬小麦是农业用水大户,占北方农业总用水量的70%。针对水资源不足和作物高产之间的矛盾,中国农业大学农学系在河北省吴桥县实验站进行了6年研究试验,成功实现高产、节水和高资源效益三者的统一,形成了一套节水高产栽培技术体系,达到既可节水,又能高产。
      冬小麦节水高产的基本原理是从系统论角度出发,将一年光、热、水资源和作物种植统筹考虑,利用作物自身调控补偿能力和农艺措施的综合作用,实现节水高产。
      多浇水才能多打粮,是我国麦区农民多年来形成的经验与传统习惯。这种灌溉制度过分强调通过灌水来获得高产,忽视了土壤水的作用,土壤水分利用率低。而吴桥的经验是,充分利用农艺措施弥补节水小麦短期土壤水分亏缺的影响,同时有配套栽培措施加以保证。关键技术是:底墒水调整土壤贮水;选用高产、耐旱、早熟品种;增加基本苗,确保播种质量;增磷补钾、加大基肥氮用量;播后暄土保墒,春季灌水后及时松土;注意春季灌水时间。
      特别指出的是,这套节水麦技术对土壤有个适应范围,沙壤、轻壤和中壤均可,但沙土和粘土麦田却适应不了。实践证明,采用节水麦技术,在每亩麦田里每消耗1毫米的水,就可生产出1.13公斤的小麦。这一水平,明显高于美国、澳大利亚等农业发达国家。
      据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在500毫米左右的区域有麦田1.6亿亩,而目前这一区域是靠超量开采地下水来支撑冬小麦的生产,其平均亩产也只有二三百公斤。如果将这套节水麦技术,在1亿亩麦田里推广应用,一年所省下来的水,就相当于12个密云水库的贮水量。一年所增产的小麦,相当于一个小麦主产省一年的总产量。

     
    (文/农业供求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农业供求网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爱农网-https://www.inong.net/jishu/show-2592.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fuwu@inong.net。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61990391| 邮箱:admin@inong.net fuwu@inong.net
    爱农网 Inong.Net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12-2024 Inong.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爱农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站交流QQ群:222967024 [想在这里出现:请联系QQ:3619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