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节水灌溉 » 正文

    抗旱节水栽培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12-07    资讯整理:农业供求网    
    导读

    我市今年遭遇历史上罕见的连晴高温干旱,大春作物移栽受限,据5月6日市粮油站对各乡镇统计显示:全市水稻播种面积55.7万亩,目前已移栽3

        我市今年遭遇历史上罕见的连晴高温干旱,大春作物移栽受限,据5月6日市粮油站对各乡镇统计显示:全市水稻播种面积55.7万亩,目前已移栽35.4万亩,占64%,因干旱田间无水面积20.3万亩,栽插进度缓慢,已栽插稻田有近三分之一的田块缺水受旱;玉米、高粱、红苕等大春作物受害十分严重,影响了全年粮食生产计划目标的实施。为确保今年大春作物满栽满插,各乡镇办事处在做好工程提水抗旱、合理调配水资源的基础上,要积极采取各种科技抗旱措施,增强抗旱能力,确保大春生产实现种满种尽,为此,市农业局提出以下措施:

        一、认真学习,加强领导,切实树立“无农不稳,有粮安全”的思想,从根本上解决“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的重要性认识,加强区域规划,调整粮经、粮菜、粮果产业结构,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增强人类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二、增加农业投入,一是加大大宗农作物良种及其它耐旱作物品种引进、示范,探索新的节水、抗旱栽培技术措施;二是稳定乡镇农技队伍,提高农技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体系网络建设,切实解决技术服务断层,保持服务到位,到农村,到田间地头;三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水利设施,扩大我市有限水资源的有效覆盖区域,切实降低旱灾给我市农业造成的损失。

        三、树立科技抗旱避灾观念,加大科技宣传培训和实用技术的应用,大力推广双免耕、秸杆还田、节水灌溉、地膜全覆盖栽培等技术。

        1、大力提倡水稻节水栽培:一是抢水、撵水、匀水早栽秧,积极推广旱育秧一段大苗秧;二是水栽旱管或旱栽水管,充分利用十分有限的水源,适时抢栽;三是在稻田土壤湿润的条件下,打窝移栽带土秧苗,淋足定根水,保证成活;四是在苗床地施用多功能壮秧剂,喷施多效唑等增大秧龄弹性,培育长龄壮秧;五是培育老秧再生稻,天一下雨及时整田移栽,未拔节前割苗留桩2寸,每亩栽秧蔸1.8—2万窝;六是提倡借田假植秧苗,条件适宜时再移栽。

        2、玉米实施地膜全覆盖栽培,保持土壤墒情,降低水分蒸发。

        3、玉米、高粱适时浇水抗旱,以利成活和正常生长。

        4、改种一季杂交晚稻、夏玉米、夏大豆等,在田少土多的地区,目前秧龄已较长,在无水栽秧的情况下,又确实需种植水稻,则可改种一季杂交晚稻,在6月5日前播种,夏玉米、夏大豆则可随时播种。

        5、抓好晚秋作物生产准备,特别是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稻草覆盖秋洋芋值得大力推广。

        6、改种红苕、窝笋、白菜等蔬菜作物及其它饲料作物。

        四、立足抗灾夺丰收的思想,切实抓好在田大春四苗的科学管理,及时浇水抗旱保苗,适时追肥,确保成活,培育壮苗。

        五、综合防治水稻、玉米病虫草害,特别是5月中旬的中稻一代螟虫和玉米螟虫防治在即,切实搞好统防统治,通过艰苦努力,力争实现大灾之年夺丰收。

     
    (文/农业供求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农业供求网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爱农网-https://www.inong.net/jishu/show-2621.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fuwu@inong.net。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61990391| 邮箱:admin@inong.net fuwu@inong.net
    爱农网 Inong.Net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12-2024 Inong.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爱农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站交流QQ群:222967024 [想在这里出现:请联系QQ:3619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