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繁殖育种 » 正文

    生鱼:选种慎防“二代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1-15    资讯整理:农业供求网    
    导读

    每年的清明前后生鱼都会掉点价,今年也不例外,10天前塘头规格鱼一斤还收7.2-7.5元,现在已经跌到6.7-6.8元,原因似乎很简单,大肚鱼(怀卵鱼

        每年的清明前后生鱼都会掉点价,今年也不例外,10天前塘头规格鱼一斤还收7.2-7.5元,现在已经跌到6.7-6.8元,原因似乎很简单,大肚鱼(怀卵鱼)比例多了起来。“这个价钱也不错,养殖户还有1块多的毛利,估计5月中旬后还会涨起来。”顺德杏坛的刘良平告诉记者。

        据他介绍,受鱼价利好因素的影响,顺德杏坛、龙江、勒流和乐从等镇的生鱼养殖面积有所扩大,单杏坛一个镇就增加了10%左右,估计今年整个顺德生鱼养殖面积将达到1.6万亩。

        杂交苗广泛养殖

        选苗种需谨慎

        中山市三角镇裕荣水产梁桂洪多年来一直从事生鱼苗种繁育,2000年开始搞杂交生鱼苗。他告诉记者,目前生鱼在国内养殖的主要有三种,一种是斑鳢,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及港澳地区,又称“两广生鱼”;一种是乌鳢,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等长江流域,又称“两湖生鱼”。第三种就是杂交生鱼,用乌鳢做父本与斑鳢杂交繁育出的子一代杂交种。

        “杂交苗的生长速度很快,3厘米下塘只要100天就能养到平均1斤的规格,6个月养殖可达2-3斤,其运输存活率、肉质、味道均比亲本要好。在珠三角地区普遍养殖的都是杂交鱼。”梁桂洪如此说到。

        “但现在杂交苗也有假冒伪劣。”梁桂洪话锋一转说,“一些不良的苗种场将鱼塘中养大的杂交母鱼再同乌鳢配对,育出所谓的‘二代苗’冒充杂交苗卖给养殖户,养殖效果很差。”

        据他介绍,“二代苗”在养殖过程中饵料系数很高,生长速度慢且病害较多,经济效益远不如杂交一代。由于生鱼养殖户现在一般都是购买黑芝麻(水花)苗,所以要区分两种苗很难。

        杏坛的刘良平认为,在选择生鱼水花时,如果游泳集群明显可定为好苗;反之,太分散,太分层,不成一堆的则是劣苗。

        培苗期决定效益

        存活率是关键

        虽然生鱼养殖很高产,每亩产量可以达到9000-10000斤,但培苗过程不注意防虫害和驯食的话,存活率会很低,经济效益将大打折扣。

        “放水花下塘前2-3天,应该用灭虫精加一点硫酸铜杀虫;下塘后4-5天必须再杀一次。同时捞一些鲜活的水蛛(浮游动物)投喂,2-3天后转为冰鲜鱼浆,再喂6-7天,到4厘米鱼苗时,必须开始用膨化饲料驯食。整个周期17-18天,如果顺利,后期的养殖难度会很低。”刘良平向记者介绍了他的培苗经验。

        据了解,近两年来,生鱼水花的价格都比较稳定,一万尾一般在400-450元。不过近段时间的低温阴雨使得培苗难度加大,不少养殖户放下塘的水花都已经死亡,需要补苗,也增加了养殖成本。

        梁桂洪也承认培苗期转料驯食相当麻烦,建议在此过程中最好进行2-3次分塘,一星期一次。

        “生鱼苗有相互残食的习性,饵料不够或大小差异明显时更易发生。一般驯食养殖到10-12厘米时,就相对稳定了。如果培苗工作做得到位,存活率可以从20%-30%提高到60%。”梁桂洪补充到。

     
    (文/农业供求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农业供求网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爱农网-https://www.inong.net/jishu/show-5967.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fuwu@inong.net。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61990391| 邮箱:admin@inong.net fuwu@inong.net
    爱农网 Inong.Net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12-2024 Inong.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爱农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站交流QQ群:222967024 [想在这里出现:请联系QQ:3619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