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繁殖育种 » 正文

    乌鳢苗种的简易人工繁育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8-03    资讯整理:农业供求网    
    导读

      乌鳢是一种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较高的淡水名贵鱼类,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近几年,乌鳢的养殖推广较快,苗种培育工作越来越引起人

      乌鳢是一种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较高的淡水名贵鱼类,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近几年,乌鳢的养殖推广较快,苗种培育工作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现简要介绍乌鳢的苗种繁育技术,仅供养殖者参考:

      一、亲鱼的选择与培育

      乌鳢亲鱼最好在当年的九月份收集,亦可安排在三月底、四月初选择。要选二冬龄以上的野生或养殖乌鳢,规格在0.75-1.25kg最理想。要求无病无伤,体质健壮。放入专塘培育,按每10平方米放养1对。放养亲鱼前,做好培育池的清整消毒工作和鱼体消毒工作,雌雄比例为1:1。

      一般开春后,水温逐渐回升到15℃左右,开始少量投饲,投饲量要控制在鱼体重1%~2%左右,逐步增加。当气候、摄食正常后,亲鱼就进入强化培育期。在每天按亲鱼重量6-8%投喂小杂鱼的基础上,要定时冲水刺激,以促进性腺发育。一般5月份,水温上升到20℃以上时可以开始催产。

      二、亲鱼的人工催产

      乌鳢人工催产一般在5-6月进行,雌鱼要选择腹部膨大松软,卵巢轮廓明显,中央出现凹沟,生殖孔外突的。雄鱼要选择体色紫红色,背鳍上有自下而上排列整齐透明白色小圆斑,越多越白越好。

      一般采用一次性胸腔注射法催产,剂量为:雌鱼 DOM6mg+LRH-A15mg/kg体重,雄鱼减半。产卵在孵化缸、水泥地、土池中进行均可。以孵化缸产卵效果最好。把孵化缸清洗消毒后,注入新水,用1ppm的孔雀石绿做水体消毒,然后投放适量的水花生做鱼巢。亲鱼注射激素后,按“对组”形式放入孵化缸,用鱼网罩住孵化缸,以防跳出。采用止水式或微流水均可。效应时间随着水温升高而缩短,一般在水温22—23℃时,为27-35h;24-25℃时,为24-30h。乌鳢产卵需要在安静和弱光下进行,不能受到惊吓,否则会终止产卵。一般从开始产卵后12一14h集卵,集卵应带水收集,剔除未受精的鱼卵(白卵),按一定的量投放在孵化器中进行孵化。

      三、人工孵化

      鱼卵孵化可用孵化网箱(40cmX100cmX50cm)微流水方式,每箱投放1万粒受精卵;也可用孵化池孵化(3mX4mX0.8m),每池投放4~5万粒受精卵。孵化率的高低取决于鱼卵的受精率和水质的清新程度,因此应做到:防止水霉病的发生;保持水质的清新;操作动作要轻,防止损伤鱼卵;防止水温突变。

      四、苗种培育

      乌鳢催产孵化容易,鱼苗培育难,工作量大而细致,成活率低,稍有疏忽,前功尽弃。

      1.仔鱼驯养

      仔鱼出膜4-5天后,开始投喂浮游动物的幼体、个体控制在200μm以下,采用少量多餐的方法,一般按4h一次,经过3-4天后,数量逐渐增加,投喂次数逐渐减少,过渡到一天投喂两次为宜。出膜后l~7天这一阶段有严重集群栖息现象和“红虫”集群的现象,所以在出现集群现象时,采取及时搅动水体的做法,能够提高小苗的成活率。及时清除未受精卵及残留卵膜,清除底层污物,每天换水一次。注意防治水霉病和原生动物的寄生。当鱼苗驯养5-6天(即出膜后的第9-10天)鱼苗长到1~1.4cm时,其呼吸系统更完善,活动能力增强,即能正常捕食。随着个体的长大,必须进行分养、移池、降低密度,进入夏花鱼种培育。

      二、夏花鱼种的培育

      夏花培育可采用水泥池进行。水泥池一般选用4mX3mX0.8m的长方形为好,设有进排水系统、增氧设备、排苗口和食台等。培育池上方最好架有塑料大棚可防止阳光直射和暴雨袭击,保证环境的相对稳定,便于管理、操作、防病治病等。放养密度:一般止水池培育400-500尾/平方米;微流水养殖可放养600-800尾/平方米,甚至1000尾/平方米。刚下池的鱼苗,仍以鲜活浮游动物为饲料,当鱼苗长到2cm以上时,除了每天投喂2次鲜活浮游动物之外,亦可将死浮游动物挂袋。如还供不应求,死水蚤中可以拌入酵母蛋白、鱼粉(鱼肉糜)、麦粉等。做到少量多餐,让鱼苗饱食,提高成活率。要加强水质调节,注意鱼池鱼生,定期增氧。

     
    (文/农业供求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农业供求网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爱农网-https://www.inong.net/jishu/show-6400.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fuwu@inong.net。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61990391| 邮箱:admin@inong.net fuwu@inong.net
    爱农网 Inong.Net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12-2024 Inong.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爱农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站交流QQ群:222967024 [想在这里出现:请联系QQ:3619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