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繁殖育种 » 正文

    克氏原螯虾网箱育苗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9-03    资讯整理:农业供求网    
    导读

    克氏原螯虾隶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原螯虾属,俗称小龙虾,是目前淡水虾类增养殖的主要品种。同时也是我国主要的出口淡水

        克氏原螯虾隶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原螯虾属,俗称小龙虾,是目前淡水虾类增养殖的主要品种。同时也是我国主要的出口淡水水产品之一。近年来,随着养殖面积的不断扩大,以及人们对野生小龙虾的酷扑滥捞,野生资源量急剧减少,造成小龙虾苗种异常短缺。笔者根据多年探索、研究,总结出克氏原螯虾网箱育苗技术,现介绍如下:
      一、池塘环境
      1.繁殖池应设在临近水源、排灌方便、环境较安静的地方。
      2.养殖用水应符合GBll607的规定,透明度控制在30cm~50cm。
      3.繁殖池面积3亩~5亩,长方形为宜,池埂高1.5m,池埂顶部设有50cm左右的钙塑板作为防逃设施,平均水深1.2m,进排水方便。
      4.防逃设施采用宽60cm钙塑板,圈池埂一周,底部埋人士下15cIn左右,顶部用铅丝绷紧,钙塑板在外侧用木桩固定,木桩间距1.5m~2m,转角处要形成园孤形。
      二、网箱结构及设置
      网箱采用20目~40目网布(或筛绢)制成,网箱规格为3m×10m~5mx 1 0 m,网箱上沿口内侧四周缝上1 5cm宽钙塑板,以防亲虾逃逸。网箱四角及中点上沿固定在木桩上,箱底四角及中点用红砖作沉子,以充分展开网衣。箱底离池底lOcm—l 5cm,网箱设置在池塘进水口附近,以保证箱内水体充分交换。网箱正上方设置竹棚架.甩黑色遮阳网双层覆盖。
      三、水草移植
      池塘及网箱中均移植水草。池塘四周移植水花生.池塘中间移植伊乐藻、轮叶黑藻等.水草面积占池塘总水面的50%-60%,网箱中水草面积占整个网箱面积的70%一80%。
      四、素虾选择与放养
      1.形态特征亲虾体型粗牡,背 腹略扁.甲壳呈霖红色。虾体由体表被覆几丁质甲壳的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组或.全身20节。头部有5对附吱,其中2对触角较发达;胸部有8对附吱.后5对为步足.前3对步足均有螯。腹部较遵有6对附肢,前对为游泳肢;第6对为尾肢,与尾节合成尾扇,尾扇发达。
      2.雌雄鉴别  雄虾第一、第二腹足演变成白色、钙质的管状交接器,雌虾第一腹足退化而第二腹足羽状;雄虾的生殖孔开口在第5对胸足的基部,不明显,雌虾的生殖孔开口在第3对胸足基部,可见明显的一对暗色圆孔;体长相近的成虾,雄虾螯足粗大,腕节和掌节上的棘突长而明显,雌虾螯足相对较小。
      3.雌雄配组雌雄亲虾配组一般为2~3:1。
      4.质量要求繁殖用亲虾选择10月龄以上,体重3 0g左右,体色鲜艳、有光泽,体表光滑无附着物,体形正常,体质健壮,无病无伤,附肢齐全,甲壳较硬,活力强的个体。
      5.放养时间  每年8月20日~9月20日。
      6.放养前消毒  用3%的食盐水溶液浴洗2分钟~3分钟,以杀死寄生虫和致病菌。
      1.饲料及投喂  动物性饵料多选择新鲜小杂鱼、砸碎的螺蚬肉,植物性饵料多选用豆粕、煮熟的玉米、小麦等。亲虾下池进箱后进行强化培育,每天投喂量占种虾体重的5%~8%,其中动物性饲料占40%-50%,埴物性饲料占50%~60%,以保证种虾性腺发育昕必须的营养:投喂次数根据天气情况灵活掌握.天气靖好时可日投喂2次,阴雨天气则已投喂1次或不投喂。通常水温在2Oc左右时日投喂1次,水温在28℃左右时日投喂2次,且上午投喂量占日投喂总量的30%,下午投喂量占日投喂总量的70%。
      2.日常管理  亲虾放养后应加强巡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每隔3天~5天清理一次箱内的残饵剩渣,并俭查网箱是否破损,若有则立即补上。每晚2l时~次日凌晨5时利用水泵对箱体进行冲水,使箱内水体充分交换,起到增氧和刺激胚胎发育的作用。亲虾排苗基本结束后,及时捞出亲虾,以防亲虾对仔虾造成伤害,影响出苗率。亲虾排苗全部结束后,撤除网箱,将虾苗转入池塘讲行幼虾培育。

     
    (文/农业供求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农业供求网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爱农网-https://www.inong.net/jishu/show-6507.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fuwu@inong.net。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61990391| 邮箱:admin@inong.net fuwu@inong.net
    爱农网 Inong.Net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12-2024 Inong.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爱农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站交流QQ群:222967024 [想在这里出现:请联系QQ:3619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