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节水灌溉 » 正文

    作物高产栽培分期灌溉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7-31    资讯整理:农业供求网    
    导读

      目前,比较先进的灌溉技术是间歇灌溉技术。它采用只灌不排,以浅灌为主,适时晒田,用维护浅水层或湿润的灌水方法调整作物长相,以充分

      目前,比较先进的灌溉技术是间歇灌溉技术。它采用只灌不排,以浅灌为主,适时晒田,用维护浅水层或湿润的灌水方法调整作物长相,以充分发挥水、肥、温、药的综合作用,达到增产的目的。
      
      1.泡田:泡田用水量占全部水量的30%左右,为了节省用水,可实行秋翻,早春实行干耙整平田面或用旋耕犁旋耕。然后,再用浅水集中泡田,边抹埂、边水耙、水到田,人到田、耙到田。
      
      2.返青期:插秧后,为促进早返青,缓苗快,增加早期低节位分蘖,要浅灌水,水层在3cm以内。但由于插秧时根部易受损,吸水能力弱,因此不断增水,这样可以减少叶面蒸发,以利增温和抗风,促进早生新根。
      
      3.有效分蘖期:这个时期一般在返青后到6月末。为促进早期低节位有效分蘖,采用浅水灌溉,适当晒田。一般水层在1~3cm。这个时期要及时追肥分蘖叶肥和化学除草。为了提高肥效和化学除草效果,在药效期内不灌、不排、保持水层5~7天。
      
      4.分蘖终止期:为了控制无效分蘖、防止植株徒长,在6月末7月初。要及时排水晒田到人踏上有轻微脚印并有开裂细纹为止。一般晒田7~8天。晒田后,即能控制无效分,又可以促进根系发育,防止植株过早封垄,贪青倒伏,以利于通风透光。但盐碱地及瘦田和弱苗不要晒田,可用10~13cm的深水层控制无效分蘖。

      5.幼穗形成—抽穗开发期:这个时期开始幼穗分化,生长机能强、光合作用旺盛,耗水量大,是水稻一生的生理和环境需水高峰期,需要较深灌溉,一般保持4~6cm水层。这个时期要巧施穗肥和粒肥。
      
      6.灌浆—乳熟期:这个时期合理灌水,是养根促叶,利于干物质积累,增加粒重的重要时期。为了继续维持根系较强的活力,保持叶片的光合作用,应采用间歇灌溉。也就是灌上3cm水层后,自然消耗到田面无水层,湿润保持2~3天,再灌一次水,循环进行。如果水层停留超过6~7天,可排水间歇。
      
      7.黄熟期:进黄熟后,生理需水明显下降,要控制和减少供水。一般在温度适宜,成熟期15~20天要排水,提高地温,促进早熟,但要因地制宜,洼地要早,旱地、碱地要晚,以不出现早衰为准。

     
    (文/农业供求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农业供求网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爱农网-https://www.inong.net/jishu/show-7251.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fuwu@inong.net。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61990391| 邮箱:admin@inong.net fuwu@inong.net
    爱农网 Inong.Net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12-2024 Inong.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爱农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站交流QQ群:222967024 [想在这里出现:请联系QQ:3619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