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节水灌溉 » 正文

    涝渍兼治 组合排水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8-10    资讯整理:农业供求网    
    导读

    涝渍兼治组合排水技术突破了以往涝渍分治的传统做法,它针对涝渍相伴相随的特点,以涝渍兼治和连续控制为指导思想治理涝渍灾害。其关

    涝渍兼治组合排水技术突破了以往涝渍分治的传统做法,它针对涝渍相伴相随的特点,以涝渍兼治和连续控制为指导思想治理涝渍灾害。其关键技术包括:涝渍兼治的动态排水控制指标、组合排水工程措施及组合排水设计技术。农田排水工程的设计首先要满足农作物对除涝治渍的要求,及时排除由于暴雨产生的地面积水,并在积水消退后及时将地下水分调控到适当深度。
        根据不同类型治理区的特点,我们要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组合排水工程措施。平原地区可根据当地灾害类型,选用各种排水及调控地下水位的工程措施,进行组合排水。比如在涝渍共存地区可利用沟网、暗管、鼠道、泵站等几种工程措施进行组合;沿江滨湖圩区可根据自然条件和内、外河水位等情况,采取联圩并垸、修站建闸和挡洪滞涝等工程措施,在确保圩垸区防洪安全的基础上,按照内外分开、灌排渠沟分设、高低田分排、水旱作物分植的原则,以及有效控制内河水位和地下水位的要求,制定洪、涝、渍兼治的排水工程措施。滨海感潮区则应根据自然特点和潮汐规律等情况,充分利用潮间自排水的条件,采取防洪挡潮、整治河道、修建闸站和蓄洪滞涝等工程措施。山丘冲垅区应根据山势地形、水土温度、坡面径流和地下径流等情况,采取冲顶建塘、环山撇洪、山脚截流、田间排水的田内泉水导排等措施,同时还应与水土保持、山丘区综合开发和治理规划紧密结合。实践证明,与单一排水措施相比,组合排水措施具有防御涝渍效果好、经济效益高的优点。
        在涝渍兼治明暗组合排水设计中,暗管治渍排水要确定适宜的埋深和间距,明沟除涝排水要根据设计排涝流量确定排水沟过流断面。一般暗管埋深主要取决于保证作物正常生长所需的地下水埋深,同时要考虑必要的滞流水头。根据地下水位控制要求,暗管间距计算宜选用非稳定流计算方法。确定地面排涝模数时应考虑地下水上升、积水期间的地表水入渗排水量、土壤调蓄作用等因素,并根据设计的排水控制面积确定排涝流量。与现有设计方法相比,涝渍兼治组合排水设计方法充分考虑了地下排水工程的作用,减少了地面排水工程承担的排水量,相应减小了地面工程规模,节省投资。

     
    (文/农业供求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农业供求网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爱农网-https://www.inong.net/jishu/show-7286.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fuwu@inong.net。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61990391| 邮箱:admin@inong.net fuwu@inong.net
    爱农网 Inong.Net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12-2024 Inong.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爱农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站交流QQ群:222967024 [想在这里出现:请联系QQ:3619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