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节水灌溉 » 正文

    手机控灌溉 电脑管施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6-08    资讯整理:农业供求网    
    导读

    新华社信息乌鲁木齐11月23日电(记者刘宏鹏)人在千里之外,通过智能控制系统,用手机就可遥控灌溉棉田;日夜工作的农田监测信息系统,实时监

    新华社信息乌鲁木齐11月23日电(记者刘宏鹏)人在千里之外,通过智能控制系统,用手机就可遥控灌溉棉田;日夜工作的农田监测信息系统,实时监控水盐指标,施啥肥、打啥药,缺啥就补啥。
      农一师三团由王震将军率领的三五九旅部分转业将士创建。让三团人引以为豪的,不仅因为他们是英雄的后裔,如今这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化农场建设,已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样板之一。
      2004年11月“中国2004信息化推进大会”上,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评价说:三团的农业信息化技术,是解决农业信息高速公路“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好办法。
      三团农业的每个环节都与信息技术相连。通过卫星接收基站,可以实时监测土壤信息、棉花苗情、棉叶冠层营养状况以及田间水势分布。然后,通过微机平衡决策施肥专家推荐系统进行分析评估,就可随时对棉田“对症下药”。
      团长王光强说,从2003年起,他们引进了以色列技术,推广实施千亩自动化控制地埋式渗灌技术。今年起,又利用自动测水、电磁阀自动控制技术,开始对12万亩棉田膜下滴灌进行自动化改造。
      事实上,三团的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包括“人均管理规模化、农业技术信息化、生产全程机械化、连队行政组织协会化、农场经营产业化”5个方面的系统工程,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兵团高度组织化的管理体系。
      农一师党委办公室张泉介绍,兵团团场是一个个生产集体,每个职工家庭是既独立核算、又互相联系的生产单位。职工承包土地,向团场上交费用,生产和生活费“两费自理”。团场则在保障职工的退休福利之外,发挥集体优势,推广先进技术、购置大型农业机械,并作为整体代表职工闯市场。
      在农一师,“大农业”的含义不仅包括“大”——每个条田大至上千亩,每个职工平均管理上百亩棉田,推广应用大型农业机械,还包括“强”,即依靠集体力量创造品牌效应。农一师的“新农牌”长绒棉,即便价格比别的品牌每公斤高出一元,也仍然为国内外商家所争抢。
      现代化大农业带来了实在的好处。王光强说,三团籽棉增产幅度已连续3年超过15%, 皮棉单产每亩超过150公斤。2004年,三团的GDP量为2.2亿元、增长率突破16%,职工的年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

     
    (文/农业供求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农业供求网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爱农网-https://www.inong.net/jishu/show-7124.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fuwu@inong.net。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61990391| 邮箱:admin@inong.net fuwu@inong.net
    爱农网 Inong.Net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12-2024 Inong.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爱农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站交流QQ群:222967024 [想在这里出现:请联系QQ:3619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