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国际农业 » 正文

    中国农科院深入推进农业增产增效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0-24    资讯整理:爱农网    
    导读

    10月20日,中国农科院召开粮棉油增产增效综合技术模式研究工作会议,系统总结粮棉油增产增效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推广的成效,全面部署下一阶段重点

     
            10月20日,中国农科院召开粮棉油增产增效综合技术模式研究工作会议,系统总结粮棉油增产增效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推广的成效,全面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院党组书记陈萌山在会上强调,全院要紧紧围绕农业部“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两个持续提高”工作目标,以促进粮食增产增效为重点,积极探索技术集成转化模式,持续深入开展粮棉油增产增效技术模式的研究示范,展示科技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支撑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作用,实现科学研究引领高产创建、科研成果支撑高产创建。
     
      陈萌山要求,各牵头单位要始终牢记农业科研国家队的使命和责任,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组织形式,提升增产增效模式研究水平与示范效果,充分发挥科研骨干引领作用。明年特别要抓好4个关键环节:一是在制定研究和示范方案上下功夫,形成完整的工作计划和详细的技术方案,体现协同性、创新性、集成性。二是在选择和建设示范点上下功夫,根据不同生态区、不同主产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粮棉油生产的实际,科学布局示范展示基地,每一个作物确定一个主要示范基地,长期稳定地开展工作。三是在加强对上和对下的衔接上下功夫,主动向农业部和相关省的农业主管部门汇报、对接,将中国农科院的示范工作纳入国家和地方高产创建工作计划,争取更多的支持。四是在组织示范活动上下功夫,努力做到在作物生产、生长的全生育期可示范、可参观、可学习,为农业部高产创建提供技术模式和技术储备。
     
      据了解,从2013年开始,中国农科院依托科技创新工程,围绕我国粮棉油重要作物生产,先后启动实施了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油菜、棉花的增产增效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两年来,院内12个研究所和院外210个相关单位近2000名科技人员协作攻关,以甄选出的优异品种为核心,以全程机械化和技术的轻简化、集成化、模式化为目标,针对不同作物在不同区域、不同时节的要求,研究出不同的技术方案,大面积示范效果较好,成绩喜人。6种作物增产均超过10%,最高可达44.7%;通过节本省工,亩均增效500元以上。
     
     
    (文/爱农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爱农网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爱农网-https://www.inong.net/news/show-11417.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fuwu@inong.net。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61990391| 邮箱:admin@inong.net fuwu@inong.net
    爱农网 Inong.Net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12-2024 Inong.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爱农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站交流QQ群:222967024 [想在这里出现:请联系QQ:3619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