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国内农业 » 正文

    “互联网+”效应逼着农民绿色种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6-08    资讯整理:爱农网    
    导读

    你看着它变红,甘肃秦州的大樱桃红了。互联网+时代,玉泉镇烟铺村的村民想出个新点子来推销自己种的大樱桃。烟铺村村民王建睿告诉记者,村里与当地一家

    “你看着它变红”,甘肃秦州的大樱桃红了。“互联网+”时代,玉泉镇烟铺村的村民想出个新点子来推销自己种的大樱桃。

    烟铺村村民王建睿告诉记者,村里与当地一家网站合作,在樱桃园里安装了3个监控摄像头,网友通过视频窗口可以24小时随时看到樱桃的生长、采摘、分选和装箱过程,下单后,在48小时内就可以品尝到“你看着它变红”大樱桃了。

    天水市秦州区是果树专家公认的大樱桃栽培适宜区之一,目前当地的栽培面积达到8万多亩。

    “你看着它变红”的促销方式迎合了人们对安全优质农产品的渴求,因而受到网友的追捧。同样在天水市,武山县的菜农们也在想办法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这个县的蔬菜种植面积36.5万亩,产量102万吨,产值近20亿元,蔬菜收入已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8%,包括韭菜、黄瓜、番茄在内的16类蔬菜和26个产品被认定为国家A级绿色食品。

    洛门镇郭家庄村菜农郭全刚告诉记者,虽然武山是“中国韭菜之乡”,但他们不敢种韭菜,因为价格波动太大,“一茬挣不上钱,全年都没收入”。

    菜农们关心蔬菜的价格,客商们操心的是冷库和物流,而消费者关注的是,如何才能吃得“放心”。菜农们都知道,不打农药的菜“卖相不好”,使用农药不可避免。可打了农药的蔬菜,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

    今年4月通过的新版食品安全法,其中明确禁止将剧毒、高毒农药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等国家规定的农作物,这显示出国家对剧毒、高毒农药严厉监管的决心。

    甘肃的“高原夏菜”、时令水果等农产品能与市场上同类产品“错时竞争”,也因产地海拔较高,病虫害少,农药用量也少。

    武山县治扶村的张应宏有两个蔬菜大棚,他说,现在大棚里都使用烟雾剂来灭虫,当地推广的粘虫板和灭虫灯基本上可以取代杀虫剂。

    一方面是国内市场对蔬菜等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农产品“走出去”也倒逼菜农改进传统种植方法。

    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甘肃的新鲜蔬菜最先瞄准了中亚市场。今年前5个月,甘肃张掖一家公司已经向中亚出口2万吨蔬菜,销售额达5000万元,今年已签订供销量10万吨、销售额达2.57亿元的新鲜蔬菜出口贸易合同。而目前哈萨克斯坦冬季超过80%的蔬菜来自甘肃。

    为打造“高原夏菜”品牌,甘肃近日出台政策,将实行产地准出、市场准入、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等制度,推进蔬菜质量安全工作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争取到2020年,全省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50%。 (肖正强 梁强)
     
    (文/爱农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爱农网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爱农网-https://www.inong.net/news/show-12610.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fuwu@inong.net。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61990391| 邮箱:admin@inong.net fuwu@inong.net
    爱农网 Inong.Net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12-2024 Inong.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爱农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站交流QQ群:222967024 [想在这里出现:请联系QQ:3619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