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专家观点 » 正文

    南水北调还调来了什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1-18    资讯整理:爱农网    
    导读

    2015年12月12日,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一周年。一年中,南水北调调来的不仅仅是千里之外的那一渠清水,更调来了一种精神勇于牺牲、攻坚

    2015年12月12日,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一周年。一年中,南水北调调来的不仅仅是千里之外的那一渠清水,更调来了一种精神——勇于牺牲、攻坚克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当南水北上,有一个群体需要铭记——移民。这也是南水北调工程的难点所在。为保证工程顺利进行,湖北、河南34万库区移民告别了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放弃了世世代代沿袭下来的生计。

    有人计算过:两年动迁18万多人,日均250人,人和生产生活用品一户一辆大卡车,每天需要七八十辆车,天天不停地搬家,连搬两年。其实,移民工作的最后两个月,平均每天500多辆货车在库区和安置点之间往返。

    淅川县是河南唯一的移民迁出县,超过16万移民涉及11个乡镇168个村,要分别与6个地市25个县(市、区)对接。没有移民的坚韧付出与巨大牺牲,南水北调工程不可能成功。

    再说攻坚克难。南水北上要越过705条河道、1300多条道路、近60次横穿铁路,要攻破一系列重大技术难题,其规模及难度国内外均无先例。

    在南水北上至郑州时,一条黄河横亘于前,将向北的通道拦腰截断。南来之水如何穿越黄河继续北上?丹江口大坝的加高工程要在40年前建成的混凝土坝体上贴坡加厚、加高,如何让新老混凝土更好地结合达到“血肉相连”?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数不胜数,与传统水利工程不同,南水北调工程所涉及的许多软科学与硬技术是世界级的,是水利学科与多个边缘学科联合研究的前沿领域。在克服这些世界级技术难题的过程中,南水北调水利建设者,以神圣的使命感,攻坚克难、昼夜奋战,攻克了一项项国内外技术难题,也夯实了南水北调这座丰碑的坚固基石。

    站在河南淅川县城东的凤凰山远眺,松青翠柏;淅川县宋岗码头沿岸,两耳没有机器轰鸣的噪音,也没有农民撒肥种田的画面。谁能想到,这里曾是石漠化的荒山,谁又能想到,这里曾风吹雨淋,黄泥翻滚,农药化肥随河入库。

    南水北调工程的成败在水质。

    早在2003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就下达了停建令,严格控制南水北调工程区域内基本建设和人口增长,特别是丹江口库区在长达七八年中,房不能盖、路不能修、厂不能建,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水源保护区所及的南阳、洛阳、三门峡3个省辖市、6个市县,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硬手斩污,强力扼污,关停并转企业801家。洛阳积极引导关停的工矿企业向农副产品加工、特色养殖、花卉苗木等绿色产业转型,决不让污染源死灰复燃;在商洛,当地推行环保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强力推行退耕还林,关闭污染企业、矿山,治理污水,严防农药和化肥超标使用,防止水土流失;在湖北十堰,当地封堵、截流了590个排污口,建成818公里污水管网,主要污染物下降了50%。

    一渠清水一路向北,这渠清水来之不易,是受水地和供水地的携手努力,更是数以万计参与者的全力付出。

    南水北调,调来了一种精神,充满着激荡人心、催人奋进的力量;调来了一种感动,饱含着无私奉献、大爱报国的情怀;调来了一种行动,彰显着造福当代、泽被后人的担当。
     
    (文/爱农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爱农网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爱农网-https://www.inong.net/news/show-13436.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fuwu@inong.net。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61990391| 邮箱:admin@inong.net fuwu@inong.net
    爱农网 Inong.Net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12-2024 Inong.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爱农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站交流QQ群:222967024 [想在这里出现:请联系QQ:3619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