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专家观点 » 正文

    孙希有:农业普查:城乡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原材料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1-12    资讯整理:爱农网    
    导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说:“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这番充满辩证法和人文关怀的话体现了农业是我们社会发展的基础。诗句也这么写“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这些都反映了农村农业是人类生活的天然载体与精神家园和幸福本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说:“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这番充满辩证法和人文关怀的话体现了农业是我们社会发展的基础。诗句也这么写“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这些都反映了农村农业是人类生活的天然载体与精神家园和幸福本源。
     
      农业叫一产,就因为它排第一号,是基础的基础。二产、三产是基础之上形成的。重视农业就是重视生活。因为基础产业在于农业,基础的劳动力是农民,在城里打工的也都是农民进来的为主,因而不要过度地扩大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商业化的作用。城市化不要忘了农村,工业化不要忘了农业,商业化不要忘了农民,不要忘了人类最基础的原生态的状况。“三农”问题从古至今,是人类与自然的最基础的底线和最高级的上线。“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凸显了农业普查的重要性。因为农业是三产当中的一产,是基础的产业,而要发展好农业,首先要了解好农业的现状,我曾经说过:“管理决策之不足,归根结底是统计之不足”。我们把农业数据、农村数据、农民数据了解清楚了,全面掌握了,才能为决策部门和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基础性依据。农村存在、农民存在、农业存在,就可以让我们经济发展的基础永远不动摇,永远把我们经济发展处在可持续状态。没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整个经济发展不可持续,整个社会也不可持续,从这个角度,不管什么行业都要充分重视农业、重视农业普查、配合农业普查、支持农业普查,齐心协力把把“三农”情况了解清楚了,用于决策,做好服务,以便将来可持续发展。等来年普查结出硕果,统计一定用数据为社会做好服务,福建统计一直以来的理念就是服务型统计,农业普查开展好了也可以化为服务型普查。我们开展农业普查工作,既是调查的行为,同时也是服务的行为。福建统计从“开放统计”走到“开阔统计”走到“智能统计”走到“服务型统计”,农业普查也要从“开放普查”走到“开阔普查”走到“智能普查”走到“服务型普查”。在调查服务行为当中,我们利用智能化的工具做好三农普,之后我们用智能化的工具,再做好我们的智能服务。智能服务做好了,大家方便,我们也方便。以后我们和各个单位,我们的服务对象,服务部门,你们需要什么,通过智能化的方式、工具,让我们做智能化的服务,这样使得我们用智能联系,让我们统计生产的产品,为你们更好的消费需要做好服务。
     
      从统计供给侧角度来讲,我们统计供给侧的产品也要提高质量,我们统计供给侧也要做出结构性改革。就像我们福建统计的理念:我们,用数字尊重社会……尊重社会就是要我们的数据更真实更可靠更可信,不要误导大家的决策,误导大家的管理。结构性改革,其中一个就是质量的求真改革。让农业普查数据质量更好,更真实,更准确,更全面。统计部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我们统计的产品结构,哪一个产品我们该生产,哪一个不该生产,我们要有结构性改革。不该生产的产品,生产出来,没有用。有的统计数据和统计产品,其实是没用的。没用的产品生产了,浪费了成本,浪费了时间,没有必要生产。所以该生产的要生产好,用不着生产的就不要生产,这是价值工程的原理。就是把不该做的剔除掉,把该做的做好,这是统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普查工作也是同样道理,三农普有很多指标,我们要研究清楚哪个指标最合适、最好,最有利于服务者,统计产品的生产者要经过研究并认证之后才能生产出好的有质量的有用的产品。有些指标其实没什么用,如果盲从地生产统计产品,反而会影响质量。要选择重点,有轻有重,有实无虚,一定把这个分清楚了。让农业普查也做到“选择对的事做,把对的事做好”,让农业普查的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
     
      为实现农业普查的效益最大化,我们首先要做好普查的宣传工作。宣传是一种文化,会影响大家做人做事的方式。宣传所产生的文化影响力,实际上就是对一个人的精神和行为的改变和塑造。农业普查工作很重要, 农普的宣传工作,是普查工作中重要的要素,因为农普工作再重要,如果农普的参加对象、主体对象,不懂得农业普查是什么、查什么,不知道农业普查的意义,不作为、不配合,农业普查再重要也是做不好的。这个问题解决之计就是要靠宣传。在整个农业普查过程中,就是要通过对客体、主体的宣传,达到认知又协调。这是农业普查中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和要素。一是要做好认知性宣传。就是让调查对象,一定要知道农业普查,知道农业普查有多重要,重要到什么程度。让农业普查对象,也就是说客体知道,做好农业普查工作,将来对自己的生活是有利的。如果把农业普查工作做好了,把三农情况真正如实反映出来了,就能让国家的决策有利于农民的生活,有利于农村的发展。二是要做好解释性宣传。农普调查对象听不懂官话套话,也不愿意听。农业普查宣传工作就要进行解释性宣传,把农业普查的重要性,怎么做,用通俗的语言、农民的语言进行宣传。这样就让农业普查的调查对象清楚怎么做,做了对自己有什么好处。三是要做好动态性宣传。在农普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先进的典型,各种千奇百怪、千姿百态的事,做得好的,要进行动态性宣传。做得不好的,也要宣传。就像曝光不守交通规矩的一样,把它曝光出来。曝光正反两面的动态宣传可以让农业普查质量更好。四是要做好效果性宣传。农普过程中哪个地方做得好,调查对象配合得好,数字很快出来了而且真实准确完整,情况很快摸清楚了,对这种先进典型也要进行效果宣传。这样,对其他效果不太好的地方,有鞭策作用。促进后进的地方反思自己效果为什么不好,对照自己哪里做得不好而进行查摆分析。分析纠正之后,做好普查。共同努力把认知性宣传、解释性宣传、动态性宣传、效果性宣传做好之后,就做好了普查宣传的“最优方程式”,让普查宣传的“最优解”落地了,共同求得农业普查的“最优解”。
     
      通过农业普查,我们可以形成与城市状态的比较。城市与农村是人类生活不可相互转变的两大载体,两大载体有差别,但差别不可统一、不可一致,只可统筹协调。农村不可变为城市,城市不可回归农村,二者不能形成先进与落后之分,这是人类生活必须存在的两种不同的载体状态。没有农村,就没有城市,人就没有最核心的生活要素生产来源;没有城市,人类就不会有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人类社会也会缺少智慧使用和科技研发的环境和条件,以及氛围。但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观念出现了差错,出现了城乡对立的观念,认为农村就是落后的载体,城市就是好的生活载体,由此也使得农村越来越落后,落后的表现就是农村的人口大量流入城市中,让农村的人群变得越来越稀少、短缺。由于农村的人少了,就使得农村的财富效应变得越来越低,民众的收入越来越少。我们开展农业普查,就是要把这种情况通过量化的数据告诉人们,警示人们,通过农业普查,我们可以掌握摸清农业从业者、土地利用和流转、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农业现代化进展、农业生产能力和结构、粮食生产安全、农产品销售与农村市场建设、村级集体经济与资产、乡村治理、乡镇社会经济发展、农民生活、建档立卡贫困村与贫困户、主要农作物种植空间分布等情况。通过农业普查掌握的数据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因为弱化了农村,会带来社会全面发展失衡问题。在城市化的同时,绝对不能弱化了农村的发展,这就需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以什么标准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呢?就是要缩小城乡之间民众生活收入的差距。这也需要依靠农业普查掌握的数据进行国民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制定。以科学的政策让农村发展的设计、建设,既要让农村保持住农村生态自然环境的优势,“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又必须想方设法让农村不要成为贫穷落后的载体,其方法是一是要稳定农村的人群,二是要让农村有人流量。如果农村具备好的生态环境就可以吸引城市的人流流入。增加了人流量,就会带来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多,同时也会使农村原居民流进城里的人流减少,这样就不会形成空穴村,干农活的劳动力就不再短缺了,城乡间的差距便会缩小了,城乡的关系平衡了。这就是为了让社会人群的生活好而利用好城乡各自独有特点的资源,发挥各自的优势,达到城乡联动发展、城乡统筹平衡存在的行为。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做得对”,即需要社会管理者统筹协调、政策制定、政策推动。而政策的基础就是依靠我们千千万万的农业普查员,深入农村、深入农业、深入农民,摸清“三农”家底,汇聚“三农”实情,为政府决策提供决策依据,数据是依据核心。
     
      在全党上下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今天,把“两学一做”的指导思想放在农业普查工作中,我们也要做好农业普查的“两学一做”。
     
      一是学习领会国务院农普办的要求。要按照国务院第三次全国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方案》和国务院农普办制定的各项制度规定。认真学好统计和农业普查的基本方法制度。学好国家对周期性普查经费使用的财务制度规定,严守财经纪律,进行普查专项经费的支出。
     
      二是学习借鉴过去。“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今年是第三次开展农业普查。之前,我们还开展过三次经济普查、六次人口普查、基本单位普查等,要通过总结学习反思历次普查的经验教训,掌握普查的方法论,在第三次农业普查工作中,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事半功倍。
     
      农业普查“两学一做”的落脚点是做优质普查。优质普查是一项系统工程,犹如一座高楼大厦,它牢固的地基要靠各级领导的重视、经费的保障、部门的配合、队伍的素质、宣传的到位、依法的普查等等。这些因素是否具备了,会决定普查的地基稳固与否,农业普查的大厦有多高就看这些地基打得多牢,否则,农业普查的大厦将成为豆腐渣工程。“统计距离被社会抛弃永远只剩不足一个月……”是福建省统计局为追求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而在2012年提出的统计危机警示语。它时时刻刻在警示我们在整个农业普查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统计法》和《全国农业普查条例》,让农业普查的生产品――普查数据真实、准确、完整,为城乡协调发展,为牧笛悠扬、芳草鲜美的美丽新福建建设工程提供优质可靠的原材料。
     
    (文/爱农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爱农网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爱农网-https://www.inong.net/news/show-16284.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fuwu@inong.net。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61990391| 邮箱:admin@inong.net fuwu@inong.net
    爱农网 Inong.Net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12-2024 Inong.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爱农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站交流QQ群:222967024 [想在这里出现:请联系QQ:3619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