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国内农业 » 正文

    打造吉林大米核心品牌 助推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1-21    资讯整理:爱农网    
    导读

    2016年,在秋粮收购时期,除了玉米“收不进”,还有另外一个“收不进”,即政策性水稻收购收不进库。据省粮食局统计数据,2016年,全省稻谷入库量仅为全省水稻总产量的0.6%,水稻收购全走了价格更高的市场流通渠道。

       2016年,在秋粮收购时期,除了玉米“收不进”,还有另外一个“收不进”,即政策性水稻收购收不进库。据省粮食局统计数据,2016年,全省稻谷入库量仅为全省水稻总产量的0.6%,水稻收购全走了价格更高的市场流通渠道。
     
      三年来,省粮食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集中打造吉林大米品牌为抓手,理性、务实探索推进粮食供给侧改革,让吉林省水稻收购市场在秋粮收购中呈现出“风景这边独好”的火热态势。
     
      高端品牌定位

      催热吉林稻米产业
     
      吉林大米从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种植技术和历史文化方面看,均为粳米中的上品。过去,由于标准低、品种多、品牌杂,吉林大米的品质、品牌、效益体现不充分,消费者认知度低。
     
      “吉林大米”品牌建设开展3年来,这一情况明显改观,仅从2016年吉林水稻收购的情况就可见一斑——“好米”变“名米”直接提升了吉林水稻收购价格,其根源则在于吉林大米品牌建设的带动,优质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提升、加工企业入市收购积极性高涨,水稻市场收购价格普遍高于最低收购价格。
     
      自吉林大米品牌建设开展以来,定位中高端的“吉林大米”以“好吃、营养、更安全”为卖点,力求从“强调数量、解决温饱”转向“强调质量、满足品味”。
     
      省粮食局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流通对生产的引导和反向驱动作用,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变“农民种什么,企业就得收什么”为“市场需要什么,企业就组织农民种什么”。
     
      以东福米业、松粮集团为代表的吉林大米产业联盟企业,同举“吉林大米”一杆大旗拓展市场的同时,不断扩大优质水稻自有基地和订单种植面积。市场的需求,令加工企业对优质水稻的追求更加热烈,由此引领、带动种稻农户更多地种植稻花香、吉粳511等品质更优的品种。
     
      2016年国家粮食局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粮食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产品供给结构调整,强化中高端产品和精深加工产品等有效供给;推进现有粮食品牌整合,巩固发展一批质量好、美誉度高、消费者认可的粮食优质品牌,努力打造一批产品叫得响、质量信得过的粮油新品牌。
     
      正如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副会长郄建伟所言,吉林大米品牌建设取得的成效,为国内其他粮食主产区打造优势粮油品牌,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参考路径。
     
      2016年7月7日,以出产“稻花香”品种而知名的东北优质大米产地——五常市,一行17人在五常市委书记带领下,来到吉林大米西部代表产区——松原市,调研吉林大米品牌建设。
     
      “好吃、营养、更安全”,吉林大米的卖点和定位在国内消费结构升级的“新食代”,恰如其分地切中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而吉林大米品牌的快速崛起在引发关注的同时,也带动了吉林稻米产业的走热和提升。
     
      席卷15城

      品牌拉动三大提升
     
      “吉林大米”品牌建设如何开展?省粮食局在2016年初制定了吉林大米品牌建设五年规划,核心是打造“吉林大米”的“五个一”工程。
     
      打造一个公共品牌,“吉林大米”;打造一个产业联盟,省内大联盟带动区域小联盟;构建一个网络平台,吉林大米网;建立品牌是抓手,品牌也是突破口。吉林大米品牌市场影响力的快速形成,有力带动了省内大米品质的整体提升、粮食种植结构的调整和种植效益的提升。
     
      吉林省是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近年来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如今,随着吉林大米品牌建设不断深入,粮食流通对生产的引导和反馈作用日益凸显。
     
      2016年,吉林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7659万亩,其中,玉米面积5567万亩,比上年减少332.58万亩;水稻面积1215万亩,比上年增加33万亩。
     
      水稻种植面积的增加,得益于这几年吉林大米品牌建设拓宽了大米销售渠道,进而提高了水稻种植收益水平。
     
      据统计,省内大米加工龙头企业自有基地面积已由品牌建设初期的130万亩扩大到210万亩,增长了61.5%,占全省水稻播种面积的17.3%,种植的无一例外都是优质品种水稻;中高端大米产量由初期的9亿斤增加到15亿斤,增长了66.7%,占全省大米产量的18.7%。
     
      中高端吉林大米量价齐升的可喜效果,不但带动了大米加一个完整的质量标准体系,提供标准质量保障;建设一个销售渠道,直营店加商超专柜销售模式。
     
      2016年,吉林大米品牌建设四处出击,墙内开花香墙外,“五个一”工程进展明显,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带领企业抱团闯市场的吉林大米产业联盟正式成立,由吉林省内27家大米加工企业和6户相关企业组成。吉林大米品牌推介会席卷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15座核心城市,声势震撼半个中国。
     
      编制发布了高于国标和地方标准的“吉林稻花香”、“吉林长粒香”、“吉林圆粒香”、“吉林小町”等4个品种的团体标准,为打造“吉林大米”中高端品牌设定了标杆。
     
      渠道建设方面,目前,联盟企业已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开设以“吉林大米”统一标识命名的直营店26个,商超专柜300多个。吉林大米网也于2016年9月正式上线运营。
     
      会同吉林省食药监局着手构建吉林大米质量可追溯体系,目前,长春地区62户企业已安装了终端设备,其中,42户企业已完成系统调试并入网运行。
     
      工行业经营情况的好转,还拉动了省内水稻价格上涨,直接增加了农民种粮收益。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省水稻加工业产值仅有240亿元,2016年,这一数字提高到280亿元,增加的40亿元,仅大米品牌建设就贡献了38亿元。
     
      自2013年以来,吉林省水稻平均价格每斤比最低收购价高0.1元至0.15元,按85亿斤市场流通量计算,综合增收10亿元以上,一些农民通过流转土地和返聘打工,还获得了租金和工资双重收入。
     
      理性发力供给侧改革

      传递市场信号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2016年的年度热词,然而从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传达出的信号来看,2017年或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年。
     
      2016年12月14至16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积极稳妥改革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
     
      随后召开的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要把农业结构调好调顺调优。要适应市场需求,优化产品结构,把提高农产品质量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立足比较优势,优化区域结构,重点建设好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深入推进粮食供给侧改革,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全面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是关键。
     
      作为粮食供给侧改革的样本经验,吉林大米品牌建设在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激活各方主体方面也作出了创新。
     
      省粮食局负责品牌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支持政策制定,不干预企业经营、生产,民营、国有企业一视同仁,择优扶持。
     
      吉林大米产业联盟则把加工企业这一市场主体聚合在一起,按照市场的规律去参与市场竞争,注重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企业的主导作用。发展过程中不断增强企业的责任意识,逐步弱化行政手段,打造以市场化规划为基础的吉林大米发展的长久动力源。
     
      随着吉林大米中高端大米在销售上呈现量价齐增的态势,加工企业有了盈利,进而自发向水稻加工产业的上下游延伸,向上大规模的搞土地流转、种子研发,向下提升副产品的附加值。加工企业积极性彻底激活之后,又能够通过市场化的杠杆带动农户种植优质水稻的积极性。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要按照“分品种施策、渐进式改革”的思路,继续深化稻谷、小麦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的改革。
     
      对比玉米因价格低、农民惜售的“收不进”,与吉林省政策性水稻“收不进”、“价格孤岛”的形成,从本质上说明切实发挥区域产品优势、以品牌建设为抓手,对于理顺粮食价格扭曲、深入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明显。
     
      粮食供给侧改革就是要用改革的办法矫正供需结构错配和要素配置扭曲,解决有效供给不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问题。既去库存,又创优品,通过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不断向农民传递市场回归主渠道、提升粮食产品竞争力信号,加快种粮农民适应市场化的节奏。
     
    (文/爱农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爱农网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爱农网-https://www.inong.net/news/show-16390.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fuwu@inong.net。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61990391| 邮箱:admin@inong.net fuwu@inong.net
    爱农网 Inong.Net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12-2024 Inong.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爱农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站交流QQ群:222967024 [想在这里出现:请联系QQ:3619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