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国内农业 » 正文

    云南泸水市峡谷生态农业绿山富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2-27    资讯整理:爱农网    
    导读

    初春时节,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称杆乡排把村高山田地里,一片片绿油油的蒜苗让山野绿意盎然,充满生机。“以前冬春季,我们除了种点苦荞、豆子外,其他时间地就空闲着,没有什么经济收入。去年,我家种了2亩大蒜,今年小春能收入6000元呢。”村民李南华乐呵呵地说。

       初春时节,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称杆乡排把村高山田地里,一片片绿油油的蒜苗让山野绿意盎然,充满生机。“以前冬春季,我们除了种点苦荞、豆子外,其他时间地就空闲着,没有什么经济收入。去年,我家种了2亩大蒜,今年小春能收入6000元呢。”村民李南华乐呵呵地说。
     
      近年来,泸水市以“引导调、指导种、帮助卖、扶龙头、促劳务、重科技、强畜牧、抓企业”的工作思路,用工业化发展理念谋划峡谷生态农业,以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努力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在打造现代生态农业中,泸水县把发展林木、林果、林药、林苗、林畜、林菌、林菜、林游作为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的途径,重点发展核桃、漆树等特色经济林果,草果、重楼、云黄连、云木香等中药材,高黎贡山猪、肉牛、黑山羊、生态土鸡等高原特色畜牧养殖产业,实现了“输血型”扶贫向“造血型”扶贫的转变。成片的草果林、核桃林、花椒林不仅绿了荒山,更成为泸水山区群众的“摇钱树”和“绿色银行”。鲁掌镇三河村,积极发展“八林经济”,在陡坡地和沟箐边种上了万亩核桃、草果、重楼、花椒、刺笼苞,办起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开起了农家乐,成为怒江州闻名的富裕村、文明村,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同时,泸水以招商引资的方式,多措并举,积极引进外地龙头企业到泸水安家落户,扶持本地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积极探索和建立龙头企业外联市场、内联基地和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连接机制,以“企业+合作社+农民”的方式,不断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打造泸水品牌。促进农业产业向区域化、规模化和特色化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如今,怒江“天麻兄弟”的天麻及老窝火腿等农特产品已远销省内外。
     
      截至目前,泸水市已有特色经济林木96.8万亩,其中泡核桃68.1万亩、漆树12.4万亩、油桐7.8万亩、草果7.2万亩、油茶1.3万亩,林产业和特色种植养殖业已逐渐成为泸水经济社会发展的富民支柱产业。
     
    (文/爱农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爱农网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爱农网-https://www.inong.net/news/show-16644.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fuwu@inong.net。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61990391| 邮箱:admin@inong.net fuwu@inong.net
    爱农网 Inong.Net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12-2024 Inong.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爱农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站交流QQ群:222967024 [想在这里出现:请联系QQ:3619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