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国内农业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王金富: 打造农机化升级版 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3-10    资讯整理:爱农网    
    导读

    如何有效推动农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联重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金富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推动农机供给侧改革的关键,需要对土地、农机、生产资料等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并大力推进经营模式创新。

       如何有效推动农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联重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金富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推动农机供给侧改革的关键,需要对土地、农机、生产资料等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并大力推进经营模式创新。“我认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适度规模经营+农业机械化+农业科技+互联网。通过土地规模基本要素和载体精准的匹配,来满足生产效率和效益的需要。”
     
      “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包括农业机械、生产资料、农民职业教育等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国家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提高效率来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元素,农业机械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让农机发展得到了新的机会。”王金富告诉记者,目前,我国40%的耕地已经由270多万个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现代化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经营,在政府推动的土地流转政策作用下,这个主体占比将会逐年增加。
     
      王金富认为,面对这些新型经营主体,农业机械自身必须在供给侧端进行结构性调整,以满足适度规模化经营的需要。“针对零散农户,需要推动他们进行农业机械的更新换代,使他们的机械先进适用;针对家庭农场来说,他们需要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并按照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要求去配置;对于种粮大户来说,他们对种子、化肥、农药的使用已经不能依靠人力,需要与农业机械相互配合,才能实现精准使用,提高生产效益;针对上万亩规模土地的生产经营,应该用现代化大农场的方式进行管理,依靠现代化、智能化的农机来提供高效的农业生产。”
     
      此外,王金富表示,对于适度经营模式的现代农业来说,已不是简单的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需求,而是需要能够承担高效率、复合作业的大型、现代化农业装备。这就对农业机械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解决农业机械与农艺、信息化、生产资料融合的问题。“未来,中国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适度规模经营+农业机械化+农业科技”。
     
    (文/爱农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爱农网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爱农网-https://www.inong.net/news/show-16783.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fuwu@inong.net。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61990391| 邮箱:admin@inong.net fuwu@inong.net
    爱农网 Inong.Net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12-2024 Inong.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爱农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站交流QQ群:222967024 [想在这里出现:请联系QQ:3619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