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农业行情 » 正文

    从贫穷走向富裕 从落后走向繁荣 - 西藏自治区农牧业实现历史性跨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8-07    资讯整理:爱农网    
    导读

    西藏,被誉为世界的第三极,这里有绝美的自然风光、优秀的民族文化和特殊的农牧业资源,是我国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作为地球上最为独特的地理单元——青藏高原

      西藏,被誉为世界的第三极,这里有绝美的自然风光、优秀的民族文化和特殊的农牧业资源,是我国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作为地球上最为独特的地理单元——青藏高原,也是世界农牧业资源最丰富的区域:在这里,既有传统神韵的牧业,又有科技动感的农业。春有茶叶,夏有果蔬,秋获青稞,冬有佳酿。西藏垂直海拔高度从8000多米到500米,气象类型从热带雨林到寒带荒漠,几乎集中了北半球全部的生态类型,这里农牧业丰富多彩、璀璨多样。

      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近70年来,西藏的农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牧业生产和农牧区经济发生了巨大变革,农牧业生产方式、农牧区经营体制、农牧民经营理念发生了巨大变化。

      农牧业发展日新月异

      旧西藏农业生产长期采用原始的耕作方式,牧业生产基本采用自然游牧方式,当时从事生产劳动所使用的工具仍沿用吐蕃时期的手工工具,生产效率低下,经济社会发展严重缺乏生机和活力,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并且人民还要承受着农奴主对农奴的沉重赋税、徭役、地租、畜租等乌拉差役,广大农奴生活维艰。

      “在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西藏农牧业发展有了质的飞跃,农牧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西藏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坚参介绍。

      西藏农业农村厅厅长杜杰在谈到西藏农业农村发展变化时,用“四个历史性巨变”进行了表述:一是实现了农牧民从终身负债、不堪重负到人均收入上万元、日益富裕的历史性巨变。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450元,消费支出不断增加。二是实现了从农牧业生产力低下、停滞不前到农牧区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的历史性巨变。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72万亩,粮食产量达到104.82万吨,是1959年的5.7倍。狠抓防抗灾基础设施建设、牲畜温饱工程、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高寒牧区牲畜棚圈建设,切实降低了牲畜死亡率、提高了牲畜出栏率,肉奶产量分别达到33.51万吨、50.5万吨。三是实现了从农牧民吃不到肉、喝不起酥油茶到农牧业产业发展后劲十足、农产品丰富多样的历史性巨变。当前,青稞、牦牛、藏猪、奶牛、藏羊、蔬菜、饲草农牧业七大产业不断发展,市场上、超市中农畜产品琳琅满目。四是实现了农牧民从没有生产资料、常年承受乌拉差役到人人有耕地、草原、宅基地的历史性巨变。特别是“十三五”以来,农牧业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开展了以农村土地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农牧区改革工作,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逐步形成。

      从“自给不足”迈向“丰产有余”

      青稞是西藏的“政治粮”“稳定粮”“致富粮”,为此,西藏将青稞产业作为优势特色产业全力打造,全产业链设计,在扩产能和精加工上下功夫。围绕做强青稞产业,提升青稞产量,西藏实施了青稞单产行动计划,建设了190万亩高标准农田,加大了先进实用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加强了生产全过程的技术指导与服务,确保到2020年西藏青稞产量达到80万吨。

      为做强青稞产业,提升青稞产量,自治区采取了一系列强力举措,以全区35个粮食主产县为重点,涵盖所有适宜青稞种植的县区,确保青稞种植面积稳定在200万亩以上,编制《西藏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发展规划(2015-2020年)》,确立了青稞的基础产业发展地位。

      为充分调动重农抓粮的市地、县区工作积极性,自治区将农牧业支持保护政策进一步向主产县聚集,项目投入向主产县倾斜,指导服务向主产县延伸。为有效保证青稞产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在加大先进实用技术示范推广的同时,不断加强技术指导与服务,2018年安排绿色高质高效、测土配方施肥各190万亩,分别比2017年增加5万亩。同时,各市地成立了粮食特别是青稞增产行动领导小组和技术服务指导小组,在农忙季节深入田间地头和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指导与服务工作,有效保障青稞生产。

      青稞产量提升为青稞产业发展奠定基础,而青稞价值提升却需要从加工业入手,在产品多元化和精深化方面寻求突破。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多次组织青稞产业发展调研,先后深入到较大规模青稞加工企业开展调研,实地了解企业生产、加工等情况,对其企业发展、产品研发、技术工艺改进、品牌创建等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目前,全区共有青稞加工企业37家,青稞加工转化量为9.5万吨左右,加工转化率12.16%左右。

      “老三样”变身新五彩

      每年8月,辛苦了一年的农牧民群众,都会聚集在一起,准备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望果节。高原的阳光让田地里的青稞逐渐释放成熟的金光,田野里荡漾着一片金灿灿的麦浪。大家围绕田埂载歌载舞,庆祝丰收。

      作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以及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最突出的地区之一,西藏农牧业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促进农牧民增收为目标,不断丰富膳食种类、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高品质农畜产品的需求,着力补短板、调结构、增效益。

      杜杰深有感触地说:“长期以来,全区几乎没有大面积的蔬菜种植,吃菜难的问题十分突出。从有统计记载的1981年的情况看,全区蔬菜总产量只有2.6万余吨,人均占有量不足14公斤,平均每25天才能吃到1公斤蔬菜。从1990年起,自治区每年安排专款用于‘菜篮子’建设,大力发展以蔬菜为主的‘菜篮子’生产,建立‘菜篮子’生产基地,坚持以引为主、引育结合,狠抓科技进步和创新,使‘菜篮子’供给水平明显提高,初步缓解了群众吃菜难的问题。”

      在西藏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全国蔬菜看寿光,西藏蔬菜看白朗。有着西藏“粮仓”之称的白朗,如今正成为西藏最重要的绿色蔬菜生产基地,“五彩天域、有机白朗”的地域品牌正在奏响华章。1998年,济南市第二批援藏干部从山东引进了大棚蔬菜,并在白朗县成功试种。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形成了“天域绿”这一知名品牌、蔬菜协会这一经济组织、“蔬菜采摘节”这一销售载体。特别是坚持不懈地打造白朗农业科技园区,建成西藏唯一的国家级蔬菜标准化种植示范区。目前,白朗县蔬菜大棚达到5367座、蔬菜品种达到116个,露天蔬菜面积9000多亩。

      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于2003年提出了大力实施农牧业特色产业发展战略,从此西藏人民餐桌上萝卜、白菜、土豆“老三样”逐渐变为配菜,应有尽有的鸡鸭鱼肉、“赤橙黄绿青蓝紫”的新鲜蔬菜已成为餐桌上的“主角”。蔬菜产业迅猛发展,到2018年,全区建设蔬菜基地19个、高效日光温室120.09万平方米,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38.62万亩,蔬菜产量达到94.59万吨,比1978年增长30.4倍。拉萨、山南、日喀则、昌都、林芝等地(市)所在城镇及部分县城85%左右的蔬菜可由当地生产和提供。随着蔬菜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就连那曲、阿里这样的高寒地区也通过采取塑料大棚等保护性措施,开创了高寒牧区蔬菜生产的新纪元。

      增收途径越来越多元

      西藏的农牧业,是西藏的基础产业。近70年来,西藏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上不断进步,农牧民创收途径逐渐丰富,增收途径越来越多元。

      农牧业特色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合作方式,企业牵头、群众参与、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实现了农牧业由低效向高效,由生产型向经营型,由计划向市场,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四大转变。

      2016年,昌都市贡觉县成立了阿旺绵羊养殖专业合作社,有40多名村民加入进来,由于管理科学规范、运行机制完善,合作社的效益越来越好,吸引了更多的村民加入了合作社。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2018年,自治区级以上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达到125家,其中自治区级以上的29家,年内争取申报认定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已达到8364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56家,年内力争认定自治区级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00家左右;发展家庭农牧场100家。发展了一批旅游农牧、农耕文化深度体验等休闲农业,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达到35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3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7个、示范点9个,创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2个。

      如今的西藏,无论是从阿里草原到日喀则白朗现代化农业园;还是从易贡、墨脱、勒布沟茶叶园到巴宜、东坝的水果林;亦或是从山南第一块农田的望果节到拉萨才纳乡的百花齐放,处处都呈现出繁盛景象。

     
    (文/爱农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爱农网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爱农网-https://www.inong.net/news/show-18496.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fuwu@inong.net。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61990391| 邮箱:admin@inong.net fuwu@inong.net
    爱农网 Inong.Net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12-2024 Inong.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爱农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站交流QQ群:222967024 [想在这里出现:请联系QQ:3619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