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分析预测 » 正文

    外部环境偏空,豆油偏弱格局必然延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6-30    资讯整理:农业供求网    
    导读

      目前,国内外豆类市场,包括国内进口、美国大豆面积、库存等基本面信息正逐渐明朗化,而往往当这些数据明朗时,其必然逐渐失去对市场

      目前,国内外豆类市场,包括国内进口、美国大豆面积、库存等基本面信息正逐渐明朗化,而往往当这些数据明朗时,其必然逐渐失去对市场的指导作用。虽然最近市场针对美国作物产区的天气,以及作物生长状况的炒作有所增强,但其也难以使豆类市场摆脱未来丰收预期的压力,单边行情较难形成。而就国际经济、其他商品等外部的偏空环境来看,豆类期货区间运行下,国内豆油的偏弱格局必然延续。

      一,中阿争端步入解决阶段

      一直以来,阿根廷政府都在努力说服中国恢复进口阿根廷豆油,但贸易限制的争端一直没有真正解决。上周末,阿根廷政府表示,已经开始放宽对中国商品实施的进口限制,并可能在总统7月13日访华之前取消所有限制。其同时表示,阿根廷已经与中国达成协议,中国也已结束对阿根廷豆油的进口限制。

      虽然国内政府并没有明确信息加以确认,但笔者从上周跟踪统计的豆油进口数据表中,看到两船来自阿根廷的豆油订单,企业为中字头集团,可以预测,这一争端或许已经有了明确的解决方案。由于国内的植物油及油料供应较为充足,且后续新增供给仍在提高,所以进口阿根廷豆油的恢复,必将给国内市场带来供应压力,这不得不让市场产生忧虑。

      二,棕榈油牵累豆油市场

      马来西亚棕榈油已经确认进入增产周期,市场普遍预计马来西亚6月份棕榈油产量将较5月增加10%-15%.而由于货币升值等问题,马来西亚棕榈油的成本长期偏高,截至6月29日中午,马来西亚7月交货棕榈油FOB报价为800美元/吨,折合到我国各港口为6948-7015元/吨,这一价格已经与港口的四级豆油价格相近,于是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面临瓶颈问题,这必然导致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的增加,自然对国际期货市场价格构成压制。

      国内市场,具有成本优势的四级豆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棕榈油的消化,然而四级豆油所占国内豆油比例不足1/4,且夏秋季节毕竟为棕榈油消费旺季,在一定时期常由其主导市场。于是,需求偏弱的国内棕榈油现货,必然重新作用于一级豆油市场,抑制其价格。这也正是近期国内四级豆油销售好于一级豆油的主要原因,也是一级豆油较四级豆油价格偏弱的最主要原因。

      三,欧美经济继续影响市场

      当前,持续不良的欧美经济继续影响着市场的情绪,这不但影响期货,也影响着多种商品的需求,豆油、原油便都在影响范围之内。

      近日,普华永道发布报告称,德国银行业的坏账规模已经位居欧洲之首,而且德国的不良贷款二级市场仍然不成熟。截至2009年底,德国银行业资产负债表上的坏账价值同比上升50%,达到2130亿欧元。而英国银行业去年的不良贷款由前一年的1070亿欧元增至1550亿欧元,西班牙银行业的这一数字也由754亿欧元增至968亿欧元,意大利银行业的不良贷款则由420亿欧元增至590亿欧元。可见欧洲地区的经济恢复依旧不容乐观。

      最近,G20成员国领导人对于欧洲国家提出的缩减赤字的目标意见反映不一,大部分观点是发达经济体继续推行财政紧缩措施。然而,对于经济复苏初期采取紧缩货币政策,并不一定是首选,其必然抑制商品投资以及交易、价格等。此外,美国经济的动向也并非乐观,虽然市场预期美国失业人数开始降低,但未来的经济恢复,仍需要时间。

      四,中国加息预期越发增强

      近几个月时间里,国内的CPI等经济指标数值已经接近通胀水平,部分经济学家开始建议为经济降温,更有学者预期中国央行下半年可能会将基准存贷款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而由于人民币结束单一盯住美元汇率制度的历史,人民币兑换主要国际货币正在出现一定幅度的升值,这将有助于缓解中国物价上涨的压力。

      最近,央行在公开市场发行550亿元一年央票,为上一周的11倍。在此前两周时间里,一年央票发行量一直维持在50亿元的低量水平。由于央票发行量激增,表明紧缩力度得到进一步加强。而从最近政府对经济过热和物价上涨保持警觉的政策上看,政府最担心的仍是物价问题,于是针对农产品这一商品基石而言,首当其冲。其中,便包括具有500万吨国产大豆和350万吨进口大豆储备的豆类市场。

      以上,仅从外围环境对商品市场、豆油市场的一个初步预期和影响阐述。虽然豆油等市场仍受到基本面因素更为直接,但在经济恢复缓慢、未来政策不利,以及棕榈油、进口豆油等方面存在的潜在压力,均将为豆油市场带来一定压力。

     
    (文/农业供求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农业供求网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爱农网-https://www.inong.net/news/show-3536.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fuwu@inong.net。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61990391| 邮箱:admin@inong.net fuwu@inong.net
    爱农网 Inong.Net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12-2024 Inong.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爱农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站交流QQ群:222967024 [想在这里出现:请联系QQ:3619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