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专家观点 » 正文

    冯海宁: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不能靠美国人解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11-20    资讯整理:农业供求网    
    导读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进驻中国,在很多人看来,既是对中国食品监管的不信任,也是为美国产品进军中国做准备,甚至还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羞辱,因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进驻中国,在很多人看来,既是对中国食品监管的不信任,也是为美国产品进军中国做准备,甚至还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羞辱,因而存有一种抵触情绪――从上周美国决定进一步扩大对中国出口的奶制品的限制措施来看,似乎也有不信任中国食品监管的成分。

      但在笔者看来,中美互设食品监管机构,传递出更多利好信息,比如,双方共同来扎食品安全监管的“篱笆”,可造福于民。其实,中美两国都是食品安全事故多发国,中国有苏丹红事件、阜阳劣质奶粉事件以及今年的三聚氰胺事件等,而美国也出现过多起牛肉事件。从全球化的角度来看,食品安全不仅是中美两国的命题,也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

      显而易见,只有合作才能创造共赢,中美互设机构就是合作的体现。笔者对此合作最为关心的是,中国的食品监管部门能否从中美互设机构过程中看到自己在食品监管方面的差距?如果通过互设机构,能够弥补中国食品监管的短板,能够提升政府部门、生产企业的责任感,相信中美互设机构对中国的意义更大。

      因为美国有一个完整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无论从专业机构和法律法规监督来说,还是从技术手段监督来说,相比其他国家都是比较成熟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缺陷食品召回制度、最低赔偿制度、惩罚性赔偿制度等格外有效,而我们今天还在为惩罚性赔偿制度争论。

      与美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相比,中国在制度、技术、管理等多个环节存在疏漏,正是因为疏漏太多,问题食品才不断出现,公众对食品安全才异常忧虑。有调查显示:30%多的人把食品安全放在最不安全因素的第一位。

      有专家指出,多头监管是中国食品安全事故多发的一个主因。其实,美国也是多头监管,比如,农业部管动物产品,食监局管植物产品,环保署管投入品和饮用水安全等。所不同的是,美国是纵向到底,从头管到尾,不交叉。而中国的食品监管不仅交叉多、监管乱,而且往往因为部门利益影响到了正常监管。这说明不是多头监管的问题,而是其他原因。

      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能靠美国人来解决吗?当然不行!FDA虽然说要“帮助中国进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方面的能力建设”,但是,对全职常驻职位只有8人的办事处来说,充其量也只能是稍带进行的。我们的食品安全问题还得我们自己来解决,但是,并不妨碍在中美互设机构过程中,无论是我们的政府部门,还是企业,去寻找与美国之间的差距,借鉴美国的经验。因此,“帮助中国进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方面的能力建设”,关键不在FDA驻中国办事处,而在卫生部派驻美国的办事处。

      此外,中美两国互设食品安全派驻监管机构后,美方会不会对中国的食品要求更加苛刻?如果碰到双方的标准不一样,中方检验是合格的,而美方检验是不合格的,那该怎么办?这些问题急需解决。我们看到中国卫生部部长陈竺已经表示,“每个国家生产的食品要符合国际标准,同时出口的产品还要符合进口国的标准,因此中美双方都有了解对方标准的责任。”

      我们希望看到能自己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同时,也希望能从与美国的合作中创造共赢的局面。

     
    (文/农业供求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农业供求网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爱农网-https://www.inong.net/news/show-3957.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fuwu@inong.net。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61990391| 邮箱:admin@inong.net fuwu@inong.net
    爱农网 Inong.Net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12-2024 Inong.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爱农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站交流QQ群:222967024 [想在这里出现:请联系QQ:3619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