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专家观点 » 正文

    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加深价格体制改革 促进大宗商品价格合理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4-21    资讯整理:农业供求网    
    导读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时表示,初级大宗商品价格的剧烈波动与国际金融危机密切相关,至少可以从中吸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时表示,初级大宗商品价格的剧烈波动与国际金融危机密切相关,至少可以从中吸取三个教训。

      首先,自然资源,尤其矿产品、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价格应反映大宗商品特征,反映供需关系,同时也要考虑开采这些大宗产品造成的环境影响。因此需要建立合理的定价机制。

      其次,不仅要考虑经济形势,还要考虑供需关系以及其他因素,比如政府影响力对于油价的影响、对冲基金对初级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等。张晓强认为,缺乏监管以及金融机构不负责任的行为,对本轮国际金融危机要负很大责任。因此必须要改革国际金融体系,加强对投机行为的监管。

      第三,初级大宗商品价格应该处在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价格应满足供需双方的要求,使供需双方都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张晓强认为,这需要有关各国政府及企业进一步加强合作力度。

      他表示,中国还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促进大宗商品价格合理化,必须加深价格体制改革。中国政府已经开始对成品油价格进行改革,这是一个正确方向。

      2008年商品价格波动幅度非常大,原油价格去年第四季度暴跌至每桶45美元,为去年7月最高油价的30%,铁矿石目前价格仅为去年最高价的35%,粮食价格只有最高价的45%。张晓强表示,大宗商品价格在短时间中经历了剧烈波动,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傅成玉指出,实际上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前,出现全球的石油价格疯涨,全球粮食价格、资源价格也在疯涨。他坦言,无论是企业和政府,都很难应对市场价格的这种大幅波动。

      傅成玉表示,与美国和欧洲相比,中国每桶原油多付了1-2美元的溢价。傅成玉认为,这种溢价,首先是不合理的,因为全球应当是同一个价格;第二,这种价格区别化又与地区需求有关。他认为,亚洲国家应该考虑携起手来,和欧佩克等组织就原油价格进行谈判。

     
    (文/农业供求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农业供求网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爱农网-https://www.inong.net/news/show-4050.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fuwu@inong.net。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61990391| 邮箱:admin@inong.net fuwu@inong.net
    爱农网 Inong.Net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12-2024 Inong.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爱农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站交流QQ群:222967024 [想在这里出现:请联系QQ:3619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