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专家观点 » 正文

    陈锡文:油脂需求靠进口遭国际定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7-07    资讯整理:农业供求网    
    导读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做客《经济日报》经济大讲堂栏目时透露,我国油脂需求的60%至70%依靠进口,等于一定程度上由国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做客《经济日报》经济大讲堂栏目时透露,我国油脂需求的60%至70%依靠进口,等于一定程度上由国际市场给我国定价。由于国际上油料、油脂价格降得非常快,对我国油料价格形成了较大冲击。目前,我国已经做了安排,如果油料种植亏损,国家会启动收储政策,保证农民收益。

      陈锡文指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每年需要消耗2300万吨至2400万吨油脂,国内真正可以自己生产的不足1000万吨,不到总需求量的一半,不得不进口。去年,我国进口了3700万吨大豆,大约能榨出700万吨油。算上国内供应,还有 700万吨至800万吨的缺口,这一部分主要依靠进口。去年我国除进口大豆外,还进口了800万吨植物油。也就是说,我国油脂需求的60%至70%依靠从国际市场进口,等于在一定程度上由国际市场给我国定价。另外,如果多生产油料可能要压缩粮食面积,从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考虑,减少粮食种植结构带来的影响会更大。

      他表示,去年我国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茶油、核桃油等木本油料作物,用木本油料作物对油料结构进行调整。目前,国家已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例如提供良种补贴等。我国对油料生产提出的目标是:努力增加油料供给,但不能与粮食生产争地。鼓励长江中下游冬闲田种植油菜籽等油料作物。长江中下游流域,一般冬季种小麦的比重不高,可以通过良种补贴扩大油菜籽生产。同时,在山区发展不占用耕地的木本油料。

      陈锡文称,通过这些方式,我国油料产能会有所增加,但由于现在缺口较大,完全不进口不太可能。在消费上,中国人饮食中消耗大量油料的习惯也有待改善。目前,不少人由于油脂摄入过高带来一些健康问题,应加大宣传,让人们形成合理的油脂消费方式。

     
    (文/农业供求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农业供求网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爱农网-https://www.inong.net/news/show-4125.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fuwu@inong.net。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61990391| 邮箱:admin@inong.net fuwu@inong.net
    爱农网 Inong.Net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12-2024 Inong.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爱农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站交流QQ群:222967024 [想在这里出现:请联系QQ:3619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