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专家观点 » 正文

    专家呼吁及早研究对阿维菌素抗药性对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6-26    资讯整理:农业供求网    
    导读

    阿维菌素作为新型抗生素类生物农药备受市场宠爱,特别是5种高毒农药禁用后发展尤为迅速。但由于农民用药不合理等原因,使得害虫对阿

        阿维菌素作为新型抗生素类生物农药备受市场宠爱,特别是5种高毒农药禁用后发展尤为迅速。但由于农民用药不合理等原因,使得害虫对阿维菌素的抗药性不断增加。为此,专家呼吁抗药性对策研究要及早开展,以延长其寿命周期。

      国内最早的阿维菌素开发者、浙江工业大学名誉校长沈寅初院士建议,抗药性对策研究要从现象深入到机理,考查害虫对阿维菌素抗药性产生的原因,通过改造产品结构来延长其寿命周期。使用生产单位发现害虫出现抗药性后,不能采取加大浓度和增加用药次数的方法来解决,而应更换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品种,从最低有效浓度开始使用。

      据沈寅初院士介绍,阿维菌素产品药效非常好,在推广过程中受到了农民的欢迎。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其价格从2万~3万元/千克降至1000元/千克,具备了大规模应用的条件。5种高毒农药退出市场后,阿维菌素的应用范围也从经济作物向大田作物发展。但大规模用药和农民不合理用药使害虫对阿维菌素产品的抗药性不断增加。

      他表示,抗药性的产生不但对阿维菌素产品的使用寿命周期造成威胁,也对阿维菌素产业的发展非常不利。譬如,国家通过了其在水稻上应用的临时法令,极大地拉动了阿维菌素需求的增加。但由于阿维菌素对鱼等水生生物的毒性为高毒,其在水稻上的登记使用对水生生物存在着潜在危险。每亩水稻1~2克的用量不会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可是如果抗药性产生后,使用者势必会加大制剂使用量,这将对水生生物的安全造成威胁。这样一来,国家对于阿维菌素可在大田作物上试用的临时法规将可能会取销。

      据业内专家介绍,害虫抗药性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自身生理结构发生变化,各种防御能力增强,而农民的不合理用药将会加速其抗药性的产生。农民用药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因阿维菌素药效好而常年反复使用;二是抗药性产生后,错误地采取加大浓度和增加用药次数的方法来解决。此外,一些生产企业片面追求药效和市场占有率,不科学地增加制剂浓度。

     
    (文/农业供求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农业供求网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爱农网-https://www.inong.net/news/show-4135.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fuwu@inong.net。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61990391| 邮箱:admin@inong.net fuwu@inong.net
    爱农网 Inong.Net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12-2024 Inong.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爱农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站交流QQ群:222967024 [想在这里出现:请联系QQ:3619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