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专家观点 » 正文

    发改委:粮食增产增收创新能力建设专项启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8-26    资讯整理:农业供求网    
    导读

    为保障2020年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目标的实现,国家发改委决定,实施促进粮食增产增收创新能力建设专项。按照规划,国家将在相关

        为保障2020年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目标的实现,国家发改委决定,实施促进粮食增产增收创新能力建设专项。按照规划,国家将在相关领域建设玉米、作物高效用水、粮食储运等9个国家工程实验室。

      8月20日,据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未来10~15年,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新增人口仍会使粮食消费维持较高的水平,加之饲料和工业用粮的增加,使粮食需求持续增长的趋势不可逆转。因此,必须针对农业增产的制约因素,加强粮食增产主要环节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提高粮食作物优良品种选育能力;增强粮食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和标准化研发能力,提高水资源、耕地、肥料等利用率。

      据介绍,该专项将主要对小麦、水稻和玉米等重点粮食品种进行创新能力建设布局,着重围绕东北、黄淮海和长江流域等粮食核心产区的迫切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创新能力建设进行部署。

      通过专项建设,在未来3~5年,培育出适应性广、丰产性好、抗逆性强和品质优良的小麦、水稻和玉米等主要作物品种各为30个、60个和100个;攻克一批土壤改良、新型肥料、节水设备、抗旱减灾制剂等关键工程化技术;研制新型肥料5~6种、地力提升和精准施肥等关键技术30套、抗旱节水关键技术20套、节水减灾生化制剂5~6种;研制一批粮食储运、流通过程中的减损技术。为实现《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确定的水稻平均亩产达900斤、小麦达650斤、玉米达820斤,加工流通损失从目前的年损失1700亿斤控制在1300亿斤以下等目标提供技术支撑。

      为确保上述目标能顺利实现,国家将建设玉米、小麦、水稻、土肥资源高效利用、作物高效用水、农业生产机械装备、粮食储运、粮食深加工和粮食加工机械装备等9个国家工程实验室。

     
    (文/农业供求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农业供求网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爱农网-https://www.inong.net/news/show-4183.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fuwu@inong.net。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61990391| 邮箱:admin@inong.net fuwu@inong.net
    爱农网 Inong.Net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12-2024 Inong.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爱农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站交流QQ群:222967024 [想在这里出现:请联系QQ:3619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