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国际农业 » 正文

    国际粮价持续暴涨 通胀压力或再凸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1-03    
    导读

      随着美国等地高温干旱天气的持续,国际粮价的疯狂也愈演愈烈。数据显示,过去一个多月,包括大豆、玉米以及小麦等谷物价格持

      随着美国等地高温干旱天气的持续,国际粮价的“疯狂”也愈演愈烈。数据显示,过去一个多月,包括大豆、玉米以及小麦等谷物价格持续暴涨,大豆、玉米价格均刷新了纪录,受此带动,国内市场部分农产品已现涨势。随着国内市场进口量和信息输入的逐渐增加,国内市场的物价水平会否受到更多带动?

      到20日收盘,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玉米以及小麦三大谷物期货价格已连续五周大涨,在过去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国际玉米、小麦价格的累计涨幅超过45%,涨势最小的大豆期货价格涨幅也接近25%。国际大豆、玉米两大品种期货价格均刷新了纪录,国际小麦期价也触及四年来的高点。

      在全球经济依然疲软的背景下,国际粮价的疯狂表现让众多投资者大跌眼镜。“天气因素在市场的演绎超过了大多数人的预料。”中华粮网高级研究员李娜表示。

      尽管国际粮价暴涨对国内进口短期冲击不大,但总体上农产品进入涨价通道,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对国内物价、供应的挑战不容忽视。

      价格的变动受到关注,目前国内农产品价格按与国际市场关联程度可分为三种:完全受国内形势主导、依赖国际贸易满足以及受国际农资、上游间接影响。“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农产品的金融属性凸显,品种之间的联动性已大大增强。”业内人士指出。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除了直接贸易产品对国内市场相关价格的直接传导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国际粮价上涨对农资等上游产品的拉动。“我国进口钾肥、磷肥,国际化肥价格的变动趋势会迅速传递至国内。”据中金公司的分析,国际化肥价格常滞后反映2个月,而国内化肥价格在上涨约半年后,下游农产品的价格也常开始上涨。

      为此,业内人士指出,国内市场需警惕国际农产品价格通胀通过农资渠道向国内传递。“如果进口粮食价格上涨20%,将带来饲料直接成本上涨6%以上,考虑到间接对其他价格的影响,带动CPI涨幅可能达0.7-1.5个百分点。”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测算。

      为此,渣打银行经济师李炜预计,尽管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传导效应还存在不确定性,但国内CPI涨幅预期已在探底,到明年通胀压力可能会再次凸显。

    (丹云)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小编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爱农网-https://www.inong.net/news/show-6455.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fuwu@inong.net。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61990391| 邮箱:admin@inong.net fuwu@inong.net
    爱农网 Inong.Net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12-2024 Inong.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爱农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站交流QQ群:222967024 [想在这里出现:请联系QQ:3619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