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国内农业 » 正文

    情系群众 无私奉献 ——再记“最美农技员”周小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2-11    来源:农业部网站    资讯整理:爱农网    
    导读

    12月9日清晨,湖北省安陆市棠棣镇李园村6组村民老董早早地就来到市农业局,小贺服务队答应今天帮他从省里调回一批优质的马铃薯种薯。翻看这周小贺服务

    12月9日清晨,湖北省安陆市棠棣镇李园村6组村民老董早早地就来到市农业局,“小贺服务队”答应今天帮他从省里调回一批优质的马铃薯种薯。翻看这周“小贺服务队”的行程表,星期二、四、六、日的下乡计划已安排好。

    今年冬季,湖北省安陆市的田间地头开始活跃着一支“小贺服务队”,为农民在种植方面提供有求必应的全程农技指导,涵盖了种子、植保、土肥、农业环保、综合栽培等诸多领域。这支服务队以安陆市农技推广中心前副主任、植保站前站长周小贺名字命名,由周小贺生前同事自发组织而成,12月以来接访电话不断。

    周小贺,31年来扎根基层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被誉为农业科技推广战线的优秀代表,是最美的农技员。今年8月2日,周小贺因连续多天奋战在抗旱一线,中暑诱发急性心脏病因公殉职,年仅52岁。本报等多家媒体连续报道周小贺事迹,引起广泛关注。

    最近,本报记者再赴安陆,周小贺生前的服务对象、工作同事、亲朋好友们纷纷向记者表示,小贺还在我们身边……

    有一种感情叫依依不舍

    “农民都是讲感情的,农业局是我们村的娘家,贺师傅就是我们的亲戚啊,这几个月我们非常思念他。”安陆市巡店镇牌坊村副支书周承荣对记者说,牌坊村是农业局对口联系村,周站长经常来,有时还会在村里住上一阵子,示范新品种,指导防虫治病,和村民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村民们都亲切的称周站长为“贺师傅”。

    “贺师傅他们的工作队送来的技术就是钱啊。”牌坊村村民郑光军说。他今年种了30亩田,以前打药都是自己摸索,看见别人打就打,找不到合适的配方,人又吃亏又看不到效果。自从贺师傅经常来指导之后,他按时对症打药,减少了浪费,以前打一次药得花千把块钱,今年只用了四五百元。

    周承荣回忆说,村里种田的农民几乎都听过贺师傅讲课,都知道他的态度好,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村民们说,贺师傅不在了,但“小贺服务队”还在,贺师傅照样还在我们身边。

    在采访过程中,周小贺对农民的感情得到了很多农民的认同。木梓乡天然村村支书李细平拿出周小贺在7月底最后一次发来的病虫情报给记者看,念念不忘地说:“以前村里有原种场,忙的时候周站长每三天就要来一次村里,印象中,他比我这个种田的还吃得苦,不怕热,不怕晒,不怕累,我们都怀念这样的好干部,舍不得他的离去。”

    “周站长的为人很好,不仅是我们行业的主管领导,也是很好的朋友,这份情,我怎么也不会忘,现在经常会想念周站长的好。”安陆县城农资经销商邓维荣以前并不是从事农业行业,刚入行时,周小贺经常给予邓维荣技术指导,在推广过程中碰到问题,也是随叫随到。邓维荣说,追悼会那天得知消息,全市农资行业的许多朋友们自发赶过来为周站长守灵、送灵到最后。

    有一种责任叫任劳任怨

    今年8月27日,孝感市农作物病虫防控工作组织交叉检查验收,安陆得分94.07,连续居全市第一名,可是这个工作业绩,小贺却看不见了。

    孝感市植保站站长刘梦泽说,这个检查活动从1995年开始,是衡量各县市植保工作的重要指标,小贺的工作责任心特别强,在他任站长的近20年里,安陆植保的分数几乎每年都位居前列,传递信息的“病虫情报”又多又快又准,却没听到他喊过什么困难,最多的交流就是讨论工作。

    “8月2日下午5点多,小贺还在与我联系,晚上他同事打来电话报来噩耗,我马上就愣住了。”刘梦泽打开电脑调出那天周小贺最后一次发来的邮件对记者说,仅凭几张水稻病虫害图片,他当时也无法马上准确判断出问题,就和小贺约着第二天去实地会诊,未曾想到第二天竟然是给小贺送别。

    “不懂就问,只要是他碰见不认识的病虫害,就一定要钻研清楚。”安陆市农技中心副主任刘长安如是评价,小贺的敬业精神是出了名的。只要是他答应农民的事情,在答应的时间内,就一定要准时做到。

    8月2日那天上午,刘长安也跟周小贺一起去了青龙潭村讲课,当时周小贺让老刘先讲,刘长安心里清楚,那天讲课所在的露天晒场有近40摄氏度高温,小贺是照顾他年龄大,趁凉快先讲完。当天,为了跟农民挨得更近点儿,小贺把讲课的凳子往前移了移,让自己完全处于烈日下面,一上午下来,没听到他一句抱怨的话。

    “植保站女同志多,下去查虫时,周站长总是照顾我们,让我们在田埂上记数据,他当领导的却亲自下去。”安陆市植保站王传惠说:“周站长平常跟我们说的最多就是,农民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为农民做事不要谈条件。”

    跟周小贺同在植保站共事了17年的吴福梅,也清楚地记得周站长常说的话——“植保工作下田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吴福梅说,哪怕头顶是烈日炎炎,脚下是热水污泥,身上还会被稻叶划出血痕,太阳暴晒和天气炎热会导致皮肤溃烂,但是周站长从来没在他们面前叫过苦、喊过累,一干就是几十年。

    有一种追求叫自立自强

    熟知周小贺的朋友都知道,小贺一直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的,遇到什么事情都是自己能扛就扛。朋友们回忆起与小贺生前几个月在一起吃饭时,看他满头大汗,好像是虚汗的症状,说了好多次让他去检查一下身体,老周总是回答,工作忙工作忙,身体好得很。朋友实在催得急,老周就说等这个9月植保工作最忙的季节过完就去,结果还是没有等到。

    朋友们对生活中的周小贺一致评价是:人长得潇洒,比较注重形象,头发整齐,干净利落,衣着简朴,要求严格,在生活上习惯轻描淡写,不喜欢浮夸,不喜欢求别人帮忙,自立性还蛮强……

    “弟弟是个孝子,一直惦记着家乡的老屋,常常说等退休我们三兄弟要一起回汉川农村过日子。”周小贺的哥哥周道贺说,母亲在世时,每年过年小贺都会回老家,再把老母亲接到安陆市里来住一段时间。就在7月底,他还跟小贺通电话,商量重修老屋的事情。

    12月9日,记者再次造访周小贺的妻子詹继东,她再度潸然泪下。“昨晚半夜惊醒,今早低血糖晕倒,以前都有老周来安慰照顾,现在真的不敢往下想。”詹继东一边拭泪一边说,老周走了,这个家就残缺不全了。

    老周对赚钱要求不高,工资都交,自己留点儿烟钱,平常都是抽5~10块一包的。詹继东说,老周宁愿自己生活简单,也不少给女儿的生活费。

    如果在工作上,老周是钢铁中的男人,那么在对女儿的感情上,铁汉也有泪流时,他为女儿小时候生病和上学时宿舍条件不好,偷偷落泪两次。

    父女俩性格很像,两个人都这样内敛,把彼此的感情放在心里,不喜欢口头表达。有困难时,都不常跟家里面说,自己能做的事情尽量自己做好。老周有些同学在农药企业,但他不愿意求别人帮忙给女儿介绍工作。女儿大学毕业2年,靠着自己换了3家企业。

    “现在经常会梦到爸爸,梦到一回家就看见他还在躺椅上看电视,他的音容笑貌时常会浮现在脑海里。”周小贺女儿周茜回忆说,家中的全家福是前不久拍的,但她还没来得及跟爸爸单独合影,他就又下乡去了,印象中一家三口没去哪旅游过;爸爸爱唱歌,一首小白杨很赞,还会拉二胡,可初中以后就再没跟着父亲,也不知道他现在还唱不唱;爸爸不太会做饭,只会下面条,有次做的肉丸子一点儿也不好吃,可现在想吃也吃不到了……

    有一种精神叫默默奉献

    “其实小贺一辈子也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就是坚守了本职工作,可伟大也寓于平凡之中,他一直都在我们的身边。”安陆市组织部副部长万东平上世纪90年代在人社局工作,为科技专业人才服务时就认识周小贺。万东平说,小贺一贯表现得非常优秀,组织上对他非常肯定,2009年农业局就下文号召向他学习。今年“七一”时又被表彰为“全市优秀共产党员”,农业局本来想开大会时再把奖状发给他,没想到竟然是在告别仪式上。

    “多年来,不管我们宣传不宣传,周小贺就在那里一直默默奉献着,是一个信得过的老典型、老先进。”安陆市宣传部副部长程荣东说,现在,周小贺事迹经各大媒体深度报道后,引起全社会热烈反响,周小贺精神正在全市开花生根,感染越来越多的人。

    “我们将用实际行动践行‘小贺精神’,要对得起英雄曾经的付出。”11月刚刚上任的安陆市植保站站长龚天颢这两个月一直没闲着,积极参与组建“小贺服务队”,正带领着植保站的同事们去完成越冬作物的病虫情况调查。尽管压力很大,但他还是有信心要比老周做得更好,龚天颢坚定地说,绝对不能让大家失望。

    “虽然小贺已经离开几个月了,但小贺的精神仍然还在我们身边,不断激励着我们。”安陆市农业局工会主席魏国界说,全局围绕“大学习、大讨论、大提升”深入开展向周小贺同志学习活动后,大家的思想境界提高很快,同事们表示跟周小贺的事迹相比,工作的一点苦和累都释然了,抱怨少了,工作积极了,这就是榜样的推动作用。尽管时代在进步,但老植保的工作作风不能丢。
     
    (文/爱农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爱农网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爱农网-https://www.inong.net/news/show-9949.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fuwu@inong.net。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61990391| 邮箱:admin@inong.net fuwu@inong.net
    爱农网 Inong.Net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12-2024 Inong.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爱农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站交流QQ群:222967024 [想在这里出现:请联系QQ:3619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