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三农热文 » 正文

    以改革创新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3-22    
    导读

    农业是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领域,更是安天下稳民心的基础產业。实现今年国内生產总值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的预期目标,很重要

    农业是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领域,更是安天下稳民心的基础產业。实现今年国内生產总值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的预期目标,很重要的一条是必须保証粮食等主要农產品供给。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為核心,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改革发展。这既是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贯穿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的重大任务。必须立足国情农情,顺应时代要求,紧紧围绕“生產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这一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科学内涵,破除体制和观念障碍,大胆探索实践,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新成效。

    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对我们这样一个泱泱人口大国而言,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面对国内资源环境条件、粮食供求格局和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的新形势,应牢牢掌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实施“以我為主、立足国内、确保產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关键是要把握住两点:

    一是提高產能。目前我国小麦、水稻、玉米的单產水平分别仅為单產排在前10位国家平均水平的60%、71%和67%左右,未来我国粮食增產潜力仍然十分可观。把潜力变為现实生產力,必须坚守耕地红线,加快建成一批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增强农业综合生產能力。集中力量在水利建设方面干几件大事,支持引水调水、骨干水源、江河湖泊治理、高效节水灌溉等重点项目。深化种业体制改革,建立“育繁推一体化”机制,加快现代种业发展。激发农业科技人员推广技术、服务农民的积极性。加快推动以农业机械為重点的农业生產工具变革,发挥深鬆整地对增產的促进作用,认真落实好今年1亿亩的试点任务。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的粮食安全责任,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

    二是适度进口。虽然去年我国谷物隻进口了1459万吨,对外依存度仅2%﹔但进口了6338万吨的大豆、922万吨的食用植物油、456万吨的食糖,以及為数可观的其他农產品,相当於在国外使用了8亿多亩播种面积。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不可能关起门来搞农业。适当增加粮食进口,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是我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理性抉择。必须审慎把握好进口规模和节奏、方式和布局,注重进口来源多元化。应给国际市场稳定的预期,逐年、缓慢、均衡地释放我们的进口需求,让国际市场有一个反应的过程和增加產能的时间。

    创新农业经营方式


    目前我国农村户均耕地约半公顷。这种小规模、分散的家庭经营方式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必须坚持以家庭经营為基础与多种经营形式共同发展,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应该充分考虑劳动力转移程度、农业社会化服务和机械化水平、经营作物品种、土地自然状况等因素,统筹考虑增產和增收的平衡、提高劳动生產率和土地生產率的平衡以及效率和公平的平衡,引导土地流转和集中,因地制宜确立家庭经营的适度标准。有关测算表明,在北方单季地区,家庭经营的适度规模应在120亩左右﹔在南方两季地区,则為60亩左右。发展适度规模家庭经营,要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既要积极鼓励,也不能揠苗助长﹔既要避免土地撂荒和经营规模过於碎小,又要防止土地过度集中,加大就业压力和社会不公。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应扶持发展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针对土地流转主体日益多元化、跨区域流转现象趋於普遍的实际,要探索建立土地流转风险保障金制度。应健全多元化的农业服务体系,稳定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加快培育各种类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搞好信息、技术、购销、金融、农机等全方位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具有资质的经营性服务组织从事农业公益性服务。

    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仍十分脆弱。我国北方等重要农產区打井取水造成地下水资源被过分攫取而濒临枯竭。化肥、农药施用强度高,流失量大,使耕地和地下水受到大面积污染。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农村地区工业“三废”排放量及污染呈增加趋势。各种农业面源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工业点源污染造成农村水质变坏、土壤污染,直接影响农產品的质量安全,并直接危及群眾健康。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必须把生态环境可持续作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协调兼顾实现高產高效与资源生态永续利用,以解决好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為导向,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要调整严重污染和地下水严重超採耕地的用途,有序实现耕地休养生息。加强土壤污染治理,增强受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能力。加快节水高效农业发展,积极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加强农业水污染治理,对华北地下水超採漏斗区进行综合治理。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开展植树造林、防沙治沙、湿地保护,建设农田防护林,恢复草原生态植被,加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加快荒漠化、石漠化治理。完善森林、草原、湿地、水土保持等生态补偿制度,多渠道筹集生态效益补偿资金。

    强化农业支持保护政策


    坚持增加投入总量和提高使用效率两手抓。公共财政要坚持把“三农”作為支出重点,中央基建投资应继续向“三农”倾斜,优先保証“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拓宽“三农”投入资金渠道,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通过贴息、奖励、风险补偿、税费减免等措施,带动金融和社会资金更多投入农业农村。对大中型农田水利、重大技术推广、农业生态环境治理等需要公共财政提供保障的领域,政府要保障其必要的投入。对农村劳动力培训、农业保险等以及农民直接受益的小型公益设施建设等准公共领域,政府要根据其重要程度採取不同的支持方式。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新增补贴向粮食等重要农產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產区倾斜。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加大对產粮大县的扶持力度,完善支农资金分配和财政转移支付机制,逐步缩小粮食主產县人均财力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

    顺应市场供求规律,完善粮食等重要农產品价格形成机制。坚持市场定价原则,探索推进农產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脱鉤的改革,逐步建立农產品目标价格制度,在市场价格过高时补贴低收入消费者,在市场价格低於目标价格时按差价补贴生產者。今年将啟动东北和内蒙古大豆、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探索粮食、生猪等农產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开展粮食生產规模经营主体营销贷款试点。為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今年还将继续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格,继续执行玉米、油菜籽、食糖临时收储政策。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小编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爱农网-https://www.inong.net/news/show-10200.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fuwu@inong.net。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61990391| 邮箱:admin@inong.net fuwu@inong.net
    爱农网 Inong.Net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12-2024 Inong.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爱农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站交流QQ群:222967024 [想在这里出现:请联系QQ:3619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