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农业标准 » 正文

    广东农业治污探寻新机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5-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资讯整理:爱农网    
    导读

    养猪场陆续建起了沼气池,环保型农资广受农户欢迎世界银行贷款广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启动两个月来,参与试点的惠州市横沥镇农村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养猪场陆续建起了沼气池,“环保”型农资广受农户欢迎……世界银行贷款广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启动两个月来,参与试点的惠州市横沥镇农村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依托项目的实施,广东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长效机制。

    广东不仅是经济大省,同时也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农业总产值接近5000亿元。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在农业高产的背后,农业污染日趋严重。来自广东省农业厅的数据显示,广东平均每亩农田化肥施用量51公斤,农药年施用量6.71万吨,产生农药包装废弃物335.6吨,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猪场1万多家,日产养殖业污水45000多吨,其中64%的养殖业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广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全面启动于今年3月,是国内首个利用世行贷款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项目。该项目主要包括环境友好型种植业示范工程、农药污染治理示范工程和牲畜废弃物管理示范工程等,投资总额达13.2亿元,预计整个项目2018年底完工,还贷期20年。

    项目将惠州、江门两市确定为环境友好型种植业示范工程试点,在惠阳、惠城、博罗、台山、开平、恩平等6县(市、区)共30个乡镇推行实施,治理农田约28万亩。同时,惠州、江门、河源三市被确定为牲畜废弃物管理示范工程试点,计划治理300家规模养殖场。

    畜禽养殖污染是广东治污的关键。项目计划通过养殖场沼气池建设进行污水处理,如设置沼气池、发电机组、暴氧池等,对养殖场粪便进行资源化综合利用处理,将其转化成沼气、电能、水达标排放等,使其对经济、社会、环境保护产生良好效益。

    “项目实施后,我们不仅负担轻了,也有了奔头。我相信,我们的农村环境将越来越好,放心农产品也会越来越多。”惠州市铁涌镇好招楼村村民方带娣高兴地告诉记者,除了高额新型农资补贴,他们种植出来的农产品若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将分别得到5000元、1万元、2万元的额外奖励。
     
    (文/爱农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爱农网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爱农网-https://www.inong.net/news/show-10353.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fuwu@inong.net。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61990391| 邮箱:admin@inong.net fuwu@inong.net
    爱农网 Inong.Net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12-2024 Inong.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爱农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站交流QQ群:222967024 [想在这里出现:请联系QQ:3619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