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农业标准 » 正文

    天山南北好耕田——新疆现代农牧业发展纪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9-16    资讯整理:爱农网    


    为吸引外地企业落户新疆,辐射带动自治区现代农牧业发展,自治区在税收、土地、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出台系列优惠政策,为企业发展创造优质的创业和经营环境。

    目前,自治区区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390家,其中国家级33家。全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超过1万个,农户从事产业化经营收入达18.5亿元。农产品加工业实现总产值1392.9亿元,休闲观光农业实现营业收入21.2亿元。

    不仅能把凤凰“引进来”,自信的新疆农牧业“走出去”的步伐同样坚定。从过去政府主导到如今“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自治区政府支持市场主体在北京、合肥等一二线城市加快建设新疆特色农产品展销中心,实现了由过去零敲碎打式的展销到综合性、系统性营销新疆特色农产品的转变。2013年,先后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地举办一系列新疆农副产品展销洽谈会,贸易成交额438亿元。邀请北京、上海、浙江等16省市采购商和区内70多家企业在库尔勒市开展产销对接,现场签订购销协议总金额9.8亿元。

    机械化和节水灌溉等农业科技应用遍地开花,现代农牧业发展让农牧民得到了实惠、尝到了甜头,极大改善了他们的生产生活

    “现在种棉轻松得很,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专业一条龙服务。”还有个把星期,棉花就将开始采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六师105团职工王递增,对即将到来的收获季充满期待。

    而过去,每到8月中旬,他就会提前到劳务市场预订一批拾花工,有时甚至还雇不到人。“每个人每天最多采拾100公斤,从8月下旬一直要采到11月中旬才结束。”王递增说,“每天要管饭、安排住宿,工作量非常大。”

    “兵团以占全国12%的植棉面积,生产出了全国20%的棉花,机采率稳步提升,去年超过60%。”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农业局副局长宋庆文说,“第六师78万亩棉田中,约70万亩实现机械采收,机采率近90%。这在过去不敢想,那个时候一到采棉高峰,医院停工、学校停课、机关放假,男女老少加入采棉大军,在兵团几乎每个人都有拾棉花的经历。”

    在新疆银丰现代农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一排排高大的采棉机正在保养检查,为一周后的棉花开采做准备。

    “大型采棉机1天就可以采180亩,从9月25日到10月25日,一个月全部采完。”银丰公司总经理助理张亮说,“我们149台采棉机整装待发,完全可以满足第六师作业需要。”

    机械采棉,效率高、成本低,很划算,农场职工普遍欢迎。王递增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人工采棉的价格是2.5元/公斤,按380公斤亩均产量计算,采棉成本需要950元/亩;而机器采棉,每公斤只需1元钱,虽然产量略有缩减,亩均为350公斤,但是亩均效益大幅增加,平均每亩净增收380元。

    对生态脆弱的新疆而言,节水农业对生态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兵团农业多处沙漠周边和边境沿线,位于水源最末端,发展节水农业尤显迫切。

    在第六师105团的农田高标准节水示范区,集农田气象信息、土壤墒情、作物灌溉等功能于同一平台的自动化灌溉系统成为节水干将。

    “用这套系统,每亩地年均可节水超过30%。农民滴灌1立方米水,只需要0.286元钱,比浇灌费用低得多。”该团农技员邓红军告诉记者,“滴灌技术与测土配方施肥相结合,将作物所需的水肥一体营养餐准确送达植株根部,不仅作物长得好,而且省钱、省时、省工。”

    随着农业科技创新与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力度的加大,各项农业实用技术遍地开花,成为农牧民生产的“座上宾”。

    2013年,全区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4070万亩,施用配方肥面积1800万亩,累计推广高效节水(滴灌)面积2289万亩。创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300多个,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两万多户,辐射带动50万户,全区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入户率达95%。其中,兵团节水灌溉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70.8%,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2%,农场职工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1.43万元。

    现代农牧业的发展让农牧民得到了实惠、尝到了甜头,改善了他们的生产生活。

    在昌吉州阿什里镇努尔加村,哈萨克族牧民哈知别克在新峰牧业合作社谋了一份差事。

    “我们一家4口人都在合作社上班,家里的5头奶牛托管给合作社。每人月工资3000元,每头牛每月还有300元的奶款,一个月收入1万多元。”哈知别克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对记者说。

    “合作社跟牧民签订协议,托管饲养牧民的奶牛,每月根据奶产量给牧民发放奶款。”合作社副理事长张文奎介绍说,托管期内奶牛出现任何问题,不影响奶款继续支付,协议期结束后,合作社将奶牛退还给牧民或者等价赔偿牧民。

    在牧区,重点民生工程取得显著成效。自2012年启动实施新增肉羊行动示范工程以来,新增500万只肉羊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和退牧还草、舍饲圈养等项目,全区植被明显恢复。随着“分散定居”、“村落式定居”和“异地搬迁定居”等工程的推进,牧民定居率达到77.4%,农牧民生产生活得到极大改善。

    天山南北,大美新疆。新疆现代农牧业凭着一股后发赶超的韧劲,砥砺前行,惊喜不断。

     
    (文/爱农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爱农网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爱农网-https://www.inong.net/news/show-11176.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fuwu@inong.net。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61990391| 邮箱:admin@inong.net fuwu@inong.net
    爱农网 Inong.Net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12-2024 Inong.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爱农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站交流QQ群:222967024 [想在这里出现:请联系QQ:3619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