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国内农业 » 正文

    湖北当阳:综合开发引领“农业升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9-26    资讯整理:爱农网    
    导读

    今后粮食怎么保?农业效益怎么增?如何增粮又增收?传统农业如何转型升级?  当新型工业在湖北当阳得到蓬勃发展的今天,有着鱼米之乡美誉的当阳农

     
           今后粮食怎么保?农业效益怎么增?如何增粮又增收?传统农业如何转型升级?
     
      当新型工业在湖北当阳得到蓬勃发展的今天,有着“鱼米之乡”美誉的当阳农村,也在深度嬗变。当阳市以农业综合开发为杠杆,打造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力推农业转型升级。
     
      当阳市抓住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机遇,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小农水、土地整理等中央和省级资金,立足高起点建设、高收益目标,逐年进行分片推进。
     
      草埠湖镇原是一个国有农场,虽然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但农业生产效益却一直不高。经过两年农业综合开发共计1766万元的集中投入,形成了目前“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林成行、旱能抗、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该镇慧才家庭农场主李友才,雇工不到10人,却拥有粮食种植面积700多亩,年产粮食115万斤,收入达120多万元。这么少的劳力能种这么多田,靠的是经过整治的标准化农田可以全面实行机械化作业。
     
      类似李友才的家庭农场,现如今在当阳市已有91家,他们经营的1.2万亩农田,全部得益于农业综合开发建成的高标准农田。
     
      当阳市农发办主任朱云告诉记者,近3年来,当阳市按照“统筹规划、集中连片、规模开发、注重发展粮油”的要求,累计投入农发资金4.5亿万元,聚集整合资金1000万元,高起点实施农发项目6个,涉及耕地4.62万亩,惠及全市42万农民,一亩地纯收益增加到了2600元。
     
      “财政投入的每一分钱,都必须发挥最大效益,所有的农发项目都必须按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确保建一处、成一处,惠及一方百姓。”朱云说。
     
      粮食主产区当阳市淯溪镇,多年来因缺乏整体科学规划,农业效益一直很低。2011年,当阳市农发办在淯溪镇7个村拉开了高标准改造中低产田的帷幕。两年滚动投入财政资金3100万元,通过治理水系、改善排灌、实施沃土工程,共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1.07万亩。该镇胜利村农民阮应志,一家5口人,就他与老伴两人留守在家,两人种了15亩地,去年亩均收入达到2700元,比农田改造前净增2000元。据胜利村党支部书记李拥军介绍,全村3000多亩中低产田经过改造后,农民人均年增收1000多元。
     
      记者在当阳采访时了解到,淯溪镇胜利村、中山村、联合村作为一个连片项目区,正在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项目。项目总投资2180万元,治理土地1.67万亩,项目建成后改善灌溉面积1万亩、除涝面积6000亩,项目区农民纯收入每年增加1500元。
     
      淯溪镇是当阳农业综合开发实施中低产田改造的一个缩影。在中低产田改造中,当阳市共有2.67万亩农田“浴火重生”,粮食、棉花、油脂单产分别净增153公斤、35公斤和48公斤,农民每年总收入增加1526万元。
     
      当阳市的农业升级,既体现在农业生产条件的全面改善,更体现在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和转化增值上。鉴于老年人种田凭经验、年轻人种田无经验的现象,当阳通过一条免费服务热线、一台科技服务一体机、一个农业信息网站、一张农业110报、一条农事服务短信、一台“垄上行”电视节目等“农业110服务”系统,将现代农业科技送进千家万户。近3年来,当阳市在农业综合开发和现代农业建设中,投入3.92亿元用于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为农业生产提供强力支撑。
     
      当阳市还把生产高精尖农产品和优势农产品深加工作为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助推农业升级。
     
      当阳在农业综合开发中,围绕特色产业延伸链条,先后建成了双莲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长坂坡蔬菜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玉泉寺有机茶示范区、半月柑橘生产示范区等。然后通过上市、控股、攀大联强等途径,帮助以优势农产品为基础原材料的龙头企业快速发展,由其带动当阳农业脱胎换骨。
     
      当阳市凤凰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连续10年共获得1亿多元的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建成金水柑和温州蜜桔连片基地7000亩,配套建设了检测分级、打蜡包装项目。
     
      在农发资金的支持下,当阳市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工基地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截至目前,全市已有77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红鲵王油脂、玉泉寺茶业、龙之泉公司、晶盛惠米业等4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在财政奖扶政策的支持下,进入资本市场,谋求上市融资发展。
     
    (文/爱农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爱农网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爱农网-https://www.inong.net/news/show-11261.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fuwu@inong.net。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61990391| 邮箱:admin@inong.net fuwu@inong.net
    爱农网 Inong.Net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12-2024 Inong.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爱农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站交流QQ群:222967024 [想在这里出现:请联系QQ:3619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