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国内农业 » 正文

    数智赋能 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10-13    来源:安徽日报    资讯整理:爱农网    
    导读

    近日,在安徽农垦数字农业管理平台展示中心,一块大屏正实时呈现位于怀远县的龙亢农场万亩稻田。画面中,两架巡田无人机沿预定航线自主飞行,将作物长势情况实时回传。结合地面AR鹰眼监控,AI系统自动识别田间草情与病虫害,并精准定位至具体田块坐标。

    近日,在安徽农垦数字农业管理平台展示中心,一块大屏正实时呈现位于怀远县的龙亢农场万亩稻田。画面中,两架巡田无人机沿预定航线自主飞行,将作物长势情况实时回传。结合地面AR鹰眼监控,AI系统自动识别田间草情与病虫害,并精准定位至具体田块坐标。


    龙亢农场是我省农业互联网应用的先行者之一,早在2013年就率先引入全省首个农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人在屏前看,田在云上管”。如今,该农场的农业更加“智慧”,田间部署的虫情测报站、孢子捕捉仪、智能杀虫灯等设备,通过传感器将数据实时传回AI平台。系统自动分析害虫种类与数量后,即可向终端设备发出指令。农技人员现场确认后,无人机即可实施“精准点杀”,农药成本节约10%至20%。


    灌溉环节也迎来升级。“智慧灌溉实现了细水长流、精准控制。”龙亢农场技术人员夏琦介绍,通过智慧闸门与智能泵站协同作业,该农场的水稻灌溉不仅大幅降低人工成本,更实现节水30%以上。


    智慧农业的浪潮正席卷安徽农垦的多个农场。在位于天长市的大圹圩农场,智慧农业云平台集成多个功能模块:虫情监测模块可自动识别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害虫,并完成每日数量统计;农机作业模块则为每次任务生成标准化方案,飞手扫码即可记录作业轨迹、面积等数据,实现全程可追溯。


    北斗导航的深度应用,更为农机装备插上科技的翅膀。从播种、植保到收割,北斗系统助力实现全程精准化作业,有效抢农时、提质量。大圹圩农场农业技术员王先政感慨:“过去靠机手经验,插秧难免出现秧行不直、重插漏插的情况。如今搭载北斗导航,作业精度达厘米级,成本显著下降。”


    从各农场初期散点式的数字平台探索,到安徽农垦集团层面集成统一的智慧管理大平台,安徽农垦已完成智慧农业的系统性布局。2024年6月投建、同年底建成运行的安徽农垦数字农业管理平台,在今年午收夏种期间得到全面应用。


    据悉,安徽农垦数字农业管理平台采用“5+1+3”核心架构体系,实现农业全产业链各环节数字化串联,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智慧动能。五大核心功能模块覆盖农业生产、农资集采、农机调度、农业装备管理、农业社会化服务等领域,贯穿耕种管收全流程;一个数据库实现生产数据集中存储与深度分析,为农业生产决策、资源调配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三个专项子平台——数字种业、农产品销售与金融服务,实现农业全产业链各环节数字化串联,为产业协同注入新动能。


    安徽农垦农业部门技术人员介绍,数字农业管理平台依托“空天地人机”一体化数据采集网络,精准把控耕、种、管、收各环节作业质量。同时,通过农业四情监测与传感器数据,构建“数据采集—智能分析—决策执行”闭环,为种植调整与资源调配提供科学依据,有效提升农业抗风险能力。这一转型将传统农业升级为“可感知、可分析、可控制”的智能模式,为规模化、标准化农业发展筑牢根基,持续助推农业现代化迈上新台阶。 

     
    (文/爱农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爱农网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爱农网-https://www.inong.net/news/show-20429.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fuwu@inong.net。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61990391| 邮箱:admin@inong.net fuwu@inong.net
    爱农网 Inong.Net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12-2024 Inong.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爱农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站交流QQ群:222967024 [想在这里出现:请联系QQ:3619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