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国内农业 » 正文

    海南省出台休闲农业发展规划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1-05    来源:海南日报    资讯整理:爱农网    
    导读

    记者从省农业厅获悉,《海南省休闲农业发展项目规划》(下称《规划》)今天出炉,提出以农业资源为依托,以农业为根本,以农民为主体,推进农旅相融

           记者从省农业厅获悉,《海南省休闲农业发展项目规划》(下称《规划》)今天出炉,提出以农业资源为依托,以农业为根本,以农民为主体,推进农旅相融,做大休闲农业产业规模,力争到2020年休闲农业产值超过150亿元。

    《规划》提出,力争到2020年,海南省规模化、集约化休闲农业基地达1000家以上,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0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达到200个。年接待游客2500万人次以上,带动就业10万人,人均年收入3.5万元以上。

    总体发展布局为“二点三线五区”,“二点”即海口、三亚两市为重点,“三线”即沿环岛高速公路线、环岛高铁线、海口至琼中高速公路线,“五区”为琼北都市休闲农业区、琼南以旅游景点为依托的乡村旅游区、琼东滨海休闲旅游农业区、琼西特色休闲旅游农业区、琼中部原生态休闲旅游农业区。

    海南省休闲农业近中期(2014~2020年)重点开发建设项目115项,其中:北部休闲农业区32项,东部休闲农业区20项,南部休闲农业区28项,中部休闲农业区20项,西部休闲农业区15项。

    短短的4年时间,海南休闲农业发展迅速:从100家增加到175家,接待人次从184万增加到1015万。

    然而,海南省休闲农业依然存在着不少难题。今天,《海南省休闲农业发展项目规划》(下称《规划》)正式出炉,提出创新模式,完善产业链条,强化公共服务,推进农旅相融,突破发展瓶颈。

    客源

    问题:岛内需求有限,岛外距离远

    破解:接轨旅游景区、景点


    求异是旅游最基本的驱动因素,休闲农业的客源主流一般是城市流向农村。

    “台湾、北京、上海、四川、浙江等地的休闲农业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关键是依托了大城市。”海南大学经管学院教授柯佑鹏说,而海南900万人口,其中城市人口仅250万人左右,岛内缺乏大中城市支撑。

    岛内市场需求有限,而岛外市场距离较远。不少业内人士坦言,由于海南休闲农业项目主要是餐饮、钓鱼和采摘等,与外省基本雷同,难以拓展岛外市场。

    客源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的重视。《规划》就提出,要充分挖掘来琼的3000万游客资源,把休闲农业作为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组成部分,接轨旅游景区、景点。在产品项目开发、旅游线路设计及旅游市场促销等方面加强与周边景区、景点的合作,实现资源互补、市场共享。

    专家表示,海南休闲农业应做足“热带”、“黎族”等,强化独具海南地理、文化特色的元素,让内地游客在海南体验到异域风格。

     经营

    问题:小而散,没有形成发展合力

    破解:打造六条休闲农业精品线


    从2009年至2013年,海南省休闲农业经营企业从100家增加到175家,形成了以海口、三亚、保亭为中心的3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聚集区,并拥有海口火山口农耕文化、保亭槟榔谷民族风情、保亭呀诺达热带雨林等一大批知名品牌。

    但是,整体来看,各个聚集区之间特色不分明,区域内的企业经营项目雷同较多,休闲农业开发深度不够,参与性不强,缺乏创意和特色,企业小而散,没有形成合力。

    省农业厅企业发展处处长陈良说,今后将根据海南东、西、南、北、中五个区域各自的特点和优势资源,打造不同主题的休闲农业区。如琼北都市休闲农业与近郊乡村旅游区、东部特色文化旅游休闲农业区、南部名胜景区带动型休闲农业与乡村度假区、中部民族风情休闲农业与原生态乡村旅游区和西部山海湖库休闲农业区。

    同时,《规划》还提出将分散的休闲农业景点串连成线,打造6条精品路线。例如,以海口为中心、连接文昌、澄迈、定安、屯昌等的琼北都市观光体验休闲线路;以三亚为中心,连接保亭、陵水和乐东的琼南都市热带雨林休闲线路等。

    设施

    问题:基础设施落后,缺乏可持续性

    破解:建“美丽乡村”完善公共服务


    湖,灵动剔透;林,葱茏蔽日。在大树底下,赏湖就餐,成为休闲农业餐饮业一道亮点。然而,记者在采访时却发现,不少休闲农业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直排湖中,破坏生态环境,也阻碍了可持续发展。

    《规划》表示,将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契机,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环保事业的投入;尝试在休闲农业重点区域内推广各村合作机制,共同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分散型农庄依规模各自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对本庄园生产、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后循环利用。

    “土地产权‘固化’的制度,已经成为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瓶颈因素之一。”《规划》提出,将探索适宜的土地流转机制,提倡和允许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以股份合作和对“四荒地”出租经营等形式,进行多种形式的有偿转让。

    同时,明确休闲农业用地中建设用地占一定的比例,可根据建设用地面积的大小,在5%—15%范围内允许建设休闲农业园区必要的房屋等建设用地,严禁过度利用农业用地用于基本建设。
     
    (文/爱农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爱农网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爱农网-https://www.inong.net/news/show-11494.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fuwu@inong.net。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61990391| 邮箱:admin@inong.net fuwu@inong.net
    爱农网 Inong.Net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12-2024 Inong.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爱农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站交流QQ群:222967024 [想在这里出现:请联系QQ:3619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