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农业标准 » 正文

    新思维谱写农业丰收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1-27    资讯整理:爱农网    
    导读

      安徽作为传统农业大省,在新世纪、新阶段,如何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一直是我省各级政协委员关注的话题之一。此次省两会上,委员们在此方

      安徽作为传统农业大省,在新世纪、新阶段,如何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一直是我省各级政协委员关注的话题之一。此次省“两会”上,委员们在此方面的一些创新建议,令人眼睛一亮。

      促进经营主体健康发展
     
      省农工界别的委员们近期对我省粮食主产区进行了一次调研,他们认为我省粮产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育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农业资源少,流转成本高;二是粮食任务重,种植效益低;三是经济实力弱,转移带动差。
     
      为统筹粮产区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的健康运行,促进我省现代农业的发展,省农工界别的委员们建议我省相关部门要采取积极措施,以促进经营主体健康发展。
     
      省农工界别的委员们建议我省应客观认识粮产区的特殊区情,从增效、减失、补损多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应在产粮县(区)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稳固“粮仓”,中国人的永久“饭碗”,由中央、省级财政负责高标准建设的投入,并列入“米袋子”省长负责制。
     
      “政府应深刻认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改革意义和充分条件!”省农工界别的委员们认为,目前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接的流转土地不到总流转面积的60%,说明不是土地流转少、慢了,而是新型经营主体不足和承接能力有限、效益不高,宜从充分条件入手,着力解决领办人短板和社会化服务滞后问题,其中经营效益起决定作用。
     
      对于家庭农场,省农工界别的委员们认为,该经营主体规模适度,管理认真,是农业集约化经营的新生产量,经工商注册登记确立了市场主体地位,成为有法人地位的“种地企业”,可谓专业大户的升级版,新型职业农民的摇篮。其当前的短板是经济实力有限,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加上土地流转关系不稳定,影响经营效益和持续发展。
     
      农民合作社经营范围广,合作领域宽,且未来发展空间广,潜力大,省农工界别的委员们指出,当前主要问题是不规范运行居多(约2/3),重点在规范运行,加强能力建设,保证发展质量。
     
      龙头企业规模较大,实力较强,有资本、技术、管理等相对优势,辐射带动和吸纳能力较强(直接流转土地占全省流转面积30%以上),成为贯通工农、联结城乡、衔接一二三产业的重要支撑。省农工界别的委员们指出,其第一位问题,是与农户、农民合作社的利益联结关系不紧密,离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尚远。他们建议政府在实施真金白银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要明确其联结带动责任,在农业企业为龙头,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为基础,农民合作社为纽带的产业联合、互助协作中,逐步构建产权联合的利益共同体。
     
      积极发展光伏农业
     
      所谓光伏农业,就是将太阳能发电广泛应用到现代农业种植、养殖、灌溉、病虫害防治以及农业机械动力提供等领域的一种新型农业,即新能源+新农业。新能源代表着绿色转型发展之未来,新农业代表着国计民生之根基,光伏使最传统的农业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一直以来我省农村地区能源发展相对滞后,能源设施水平低。但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新农村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省民建界别的委员们对此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他们发现,目前我国光伏农业项目主要集中在山东、江苏、江西、辽宁等省。而我省只有六安金麒麟农业生态园4千平米的光伏大棚。据了解,淮南市毛集实验区焦岗湖光伏农业生态园以及合肥庐江郭河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光伏农业项目正在建设或待建中。可以说,我省光伏农业刚刚处于起步阶段。
     
      省民建界别的委员们建议我省相关部门设立专项资金,资助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与共同研发。光伏农业应用技术,涉及到工、农业领域的多个学科,内容多、投入大,需要集成各方面的科技力量联合攻关。因此建议将光伏农业列入我省的科技支撑计划,设立专项资金给予支持,并鼓励农业企业或农业科研院所与光伏企业加强合作,开展前期技术研究和大规模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加大创意农业发展力度
     
      近年来,我省各地开展了一些创意农业项目,如宁国的核桃、长丰的草莓、大圩的葡萄等,对美好乡村建设,优化农村居住环境,促进农村文化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但与河南、四川等省相比,创意农业的发展仍存在不小差距,
     
      省政协委员陈定新认为其原因是:第一,缺乏战略规划和总体设计。大多数创意农业均为自发形成,个体经营多,布局凌乱,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和优势品牌。第二,认识不到位,研究不深入。把创意农业单纯理解为观光、旅游农业。不少创意农业简单模仿,缺乏文化内涵和产品创新。第三,缺乏专业人才。我省创意农业领域掌握宏观经济、产业格局、整合营销、品牌管理、文化开发的复合型人才少。农业劳动者素质整体不高,在接受新观念、获取信息、提高技能、参与市场竞争等方面面临较多困难。第四,大量创意农业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我省绝大多数具有优良的自然环境、独特的历史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的宝贵创意农业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
     
      陈定新委员建议省委、省政府印发加快推进安徽创意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并出台相关激励扶持政策。各市县党委、政府把发展创意农业纳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由市县发改委、农林、信息、文化等部门组成的综合协调机构,开展创意农业资源调查,研究制定创意农业发展规划,督查落实工作。同时组建专业的创意农业研究机构。
     
      日前,蒙城县马集镇驼涧村麦田,农艺师指导农民对越冬小麦进行化学除草和麦蜘蛛防治。连日来,蒙城县通过发布小麦冬管及病虫害防治信息、农技人员田间地头指导等形式,组织农民抓住当前晴好天气,对小麦田块采取化学除草的方法进行防除,并对麦蜘蛛发生的麦田进行施药防治,以确保小麦顺利越冬,为夺取来年小麦丰收奠定基础。
     
    (文/爱农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爱农网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爱农网-https://www.inong.net/news/show-12018.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fuwu@inong.net。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61990391| 邮箱:admin@inong.net fuwu@inong.net
    爱农网 Inong.Net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12-2024 Inong.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爱农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站交流QQ群:222967024 [想在这里出现:请联系QQ:3619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