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三农热文 » 正文

    补齐农业现代化的短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2-16    资讯整理:爱农网    
    导读

      农业现代化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下大力气分区域、分阶段、分层次稳步推进。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面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要坚持问题导

      农业现代化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下大力气分区域、分阶段、分层次稳步推进。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面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要坚持问题导向,找准并补齐农业现代化的短板。

    加快农业装备设施建设,改变农业脆弱性。我国农业的脆弱性既与农业自身特点相关,更与农业装备和设施水平低等因素相关。加快农业现代化,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农业装备和设施落后的状况。这需要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投入,改进财政资金使用方式,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水利化、信息化和设施现代化,促进粗放的传统农业加快向产业化、生态化、融合化、智能化、品牌化的现代农业转变。

    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按照“大农业思路”推动农村产业融合。我国农业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社会化服务滞后、功能单一,导致生产成本高、市场竞争力弱。加快农业现代化,必须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突破就农业论农业的框框,按照大农业的思路推动农村产业融合,促使农业向适度规模化、组织化、集约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确保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树立“大食品安全观”。当前,我国部分农产品出现供求结构性矛盾,亟须改变过去片面重视提高产量的做法,树立从田间到餐桌的“大食品安全观”,更加重视品种、质量和安全,加快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推动农业向优质、安全、高效、可持续方向发展。

    提高农业经营者素质,重视“人”的现代化。推进农业现代化,既要重视“物”的现代化,也要重视“人”的现代化。国际经验表明,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人始终是最活跃的因素。应加快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培训,培育大批能够满足现代农业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农业经营者和新型职业农民,增强农民的创新创业能力。

    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以科技创新驱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无论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还是提高农业竞争力,都有赖于农业科技进步。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研究及推广服务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加强良种培育等新技术开发和全方位应用,尽快建立公益性农业科技由政府采购的制度,推动现行以产量为中心的农业技术体系加快向兼顾产量、质量、安全、可持续等多重目标的农业技术体系转变。
     
    (文/爱农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爱农网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爱农网-https://www.inong.net/news/show-13518.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fuwu@inong.net。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61990391| 邮箱:admin@inong.net fuwu@inong.net
    爱农网 Inong.Net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12-2024 Inong.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爱农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站交流QQ群:222967024 [想在这里出现:请联系QQ:3619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