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农业标准 » 正文

    光明日报:来自琼海农业公园的获得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4-26    资讯整理:爱农网    
    导读

    最美四月天,芳菲赏不尽。当人们纷纷外出踏青赏花时,海南省琼海市龙寿洋国家农业公园里的村民们也在这个春天收获了满满的获得感:360亩的花海,45天

           最美四月天,芳菲赏不尽。当人们纷纷外出踏青赏花时,海南省琼海市龙寿洋国家农业公园里的村民们也在这个春天收获了满满的获得感:360亩的花海,45天花期共有近10万人次到此赏花,收入近百万元;花期过后,到农业公园骑行、采摘草莓、感受田园风光的游客仍然络绎不绝;农田旁边,村民们开的农家乐生意红火,到此吃饭还要提前预约。

      村落美了

    从海南省琼海市嘉积镇城区出发两公里便来到了龙寿洋国家农业公园核心区。走进这个占地万亩的田野公园,满目尽是绿意美景:椰树婆娑,槟榔林立,稻田绿绿,水塘清清。田野里绿道纵横,平坦干净,三五成群的骑行爱好者不时从身边闪过。

    4月中旬,龙寿洋花海的花期已过,到此感受田园风光的人却并未减少。因为龙寿洋除了花海还有各种采摘基地,夏天则有怒放的荷塘,秋天有成熟的水稻,冬天有飘香的瓜果,一年四季看不够。

    “别看现在这么美,以前可是脏乱差。”龙寿村村支书李树说,村里真正的变化要从2013年说起。“当年政府下大力气全面整治农田基础设施,帮我们修了水沟、排洪渠、人行慢道、骑行绿道,不仅生产条件好了,出行方便了,而且在不征一分地、不占一亩田、不搬一个村、不拆一间房的情况下建起了农耕走廊、龙舟广场、休闲咖啡驿站等基础设施,村子一下就大变样了。”

    风情别致的骑行绿道取代了羊肠土路;网络发达的排污管道家家相连,将污水引至村边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池,村里不再污水横流;农村垃圾进行统一清运处理,就连垃圾回收站也被独具匠心地打造成茅草屋模样……

    优美的田园风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配套吸引了大批市民、游客前往休闲赏玩。“这里既是农村又是公园,既是田野又是景区,带着孩子在这里能骑行,能采摘,能划船,还能喝咖啡、品农家菜。”从海口驱车前往龙寿洋过周末的周先生玩得非常开心。

     农业强了

    “龙寿洋是洼地,积水难排,以前村民都只单纯地种水稻或辣椒,一年下来挣不了几个钱,很多年轻人不愿种地都外出打工了,更别谈怎么做强农业了。”李树感叹道。

    启动国家农业公园建设后,琼海与科研单位合作,在园区内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努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同时,在农村引入新业态,引导传统农业向休闲观光农业、高效农业发展,吸引游客观光旅游,体验乡村生活。

    特别是2014年年底,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技专家的支持下,龙寿村村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资建设花海基地,共有82位农民采用“资金+土地租金”入股的方式参与其中。花海占地面积360亩,种有万寿菊、格桑花、百日草等11个品种。每年花期结束后,花海基地继续种植经济作物,等到第二年再种花草,保持绿色发展、生态循环。

    几个月后,绚烂的花海吸引了大量游客到此旅游观光、婚纱摄影,成了2015年春节黄金周的一大景点。仅1个月,花海就有门票收入40万元,基本将前期花苗、种子等投入收回。今年45天的花期,收入达100余万元。

    如今,除了花海基地,园区内各种特色农业基地星罗棋布,良种覆盖率达98.8%,有大棚瓜菜基地、兰花基地、彩色水稻基地、草莓基地、莲藕基地、万国瓜园长廊等,并规划了民俗体验、观光旅游、都市休闲等七大功能区。2015年10月,龙寿洋万亩田野公园还被评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农业在这里成了有奔头的产业。

    农民富了

    龙寿洋万亩田野公园的核心区,绝大部分在礼都村范围内。同龙寿村一样,这里的田野积水低洼,农作物收成很差,村民除了种植水稻外,主要靠制作陶器为生。

    礼都村村支书黎文儋说,村子以前很穷,2013年以前人均年收入才7000多元,现在已经上涨至1.5万多元。

    农民的钱袋子是如何鼓起来的?黎文儋介绍,以前村民的收入就是单一的种植性收入,建设农业公园后,村里有了农业基地,有了合作社,有了农家乐。实行“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村民以土地入股,可以分红,可参与到基地的日常管理,每月有工资,农闲时还可到农家乐或咖啡馆打工增加一份收入,这样变为经营性、财产性、工资性、生产性四项收入,增收渠道明显变宽,增收速度明显加快。

    龙寿洋内的“田野炊烟”农家乐,由7户村民每家10万元合股建起,当年就赚了55万元,每户当年分红4万元,其余的用来滚动扩大经营;兰花基地,由8个村民合股成立,第一年每个月就有6万元左右收入;莲藕基地,除了吸引游客观赏外,还可以产出莲藕和莲子,莲子一亩收400斤,每亩至少有8000元收入。

    700多户人家的礼都村,两年间有近300家翻盖了新房,全村已有100多台轿车。用黎文儋略带自豪的话说就是,“农村也有了城市的烦恼——停车难。”

    琼海市委书记符宣朝说:“除了龙寿洋国家农业公园,市里还在打造滨海国家农业公园和万泉河国家农业公园,其实就是把全市1710平方公里划分成3个区域来建设3个农业公园,每个农业公园通过核心区来带动。”他们把创建“国家农业公园”作为城镇化进程中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手段,在这三个农业公园里搭建农业产业化、就地城镇化、乡村休闲游、高新技术推广四大平台,让这些农业公园成为农村转型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有效载体,成为“市民的公园、游客的乐园、百姓的家园”。两年来,全市返乡就业4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13.1%。
     
    (文/爱农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爱农网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爱农网-https://www.inong.net/news/show-13789.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fuwu@inong.net。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61990391| 邮箱:admin@inong.net fuwu@inong.net
    爱农网 Inong.Net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12-2024 Inong.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爱农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站交流QQ群:222967024 [想在这里出现:请联系QQ:3619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