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三农热文 » 正文

    10万尾大黄鱼中几近全军覆没也没把他吓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7-28    资讯整理:爱农网    
    导读

    当记者日前来到位于象山港尾附近海域的大黄鱼网箱养殖基地时,薛松波和渔工们抬着鱼饲料,正在进行网箱饲喂作业,把数千斤的饲料投向了黑鲷鱼儿。当 中

     当记者日前来到位于象山港尾附近海域的大黄鱼网箱养殖基地时,薛松波和渔工们抬着鱼饲料,正在进行网箱饲喂作业,把数千斤的饲料投向了黑鲷鱼儿。当 中混养的还有15万尾岱衢族大黄鱼,在下层水域自由游动,蔚为壮观,这是薛松波的“心头肉”。退伍后,他脱去了军装,却没有扔掉军人的坚毅和奋斗精神,成 了大黄鱼养殖能手。
     
    薛松波是强蛟薛岙人,是个地地道道的海边汉子,有着海边人家与生俱来的豪爽和硬气。1994年,怀揣着对军旅生活的向往,他结束模具学徒生涯,去安 徽滁州当了三年的侦察兵。在部队里,表现出色的薛松波一直都是班长。即使退伍后,他依旧跟老战友保持联系,建立微信群,战友的情谊并未因为时光流逝而褪色 半分,甚至在之后的艰苦创业中,都得到了战友的鼎力相助。他说:“战友情是另一种割舍不断的亲情。”
     
    退伍后回到这片生他养他的海域,薛松波脱下军装,做起了跟海打交道的生计,在象山港海域养殖鲈鱼和黑鲷。就这样,没技术、没资金、没经验,一穷二白 的薛松波,在亲友的帮助下开始创业,第二年转养大黄鱼。“难忘儿时吃过的野生大黄鱼,现在越来越少了,我要让我的孩子们也能吃到美味的大黄鱼。”当获悉宁 波水产研究所出售第一代岱衢族大黄鱼鱼苗,他就暗暗下定决心要把大黄鱼养殖成功。
     
    岱衢族大黄鱼养殖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工作,养殖要求也很高。每年过冬时,如果温度低于8摄氏度,鱼儿就要被冻死,只能全部迁往福建,光运费就要20 来万元。大黄鱼的养殖周期是两年,而每一天喂食的饲料要3000元,如此庞大的“饭量”让薛松波措手不及。最艰难的时候就是鱼没上市,资金没回笼,还得天 天往里面投钱,四处举债。但是部队生活让他锻炼出钢铁般的意志和拼搏精神。面对困难,他没低头气馁,积极跑业务拓市场。同时为了让鱼儿肉质有上佳的口感, 他阅读各种专业书籍,结合之前养殖经验不断摸索,多次调整饲料配置,确保鱼儿口感不断接近于野生黄鱼。
     
    鱼苗放养、分仓、治病,经过10余年的摸索,薛松波已然成为了半个养殖专家,虽然过程十分艰辛,但在他的坚持下还是成功了,大黄鱼成活率达到了 70%。近几年,因为好口碑,他养殖的大黄鱼也越来越受到市场和客户的欢迎,每斤售价100—200元不等。但是,养殖大黄鱼也是个高风险的生计,去年因 为天寒地冻,温度骤降,10万尾大黄鱼中多数被冻死,几近全军覆没,这是他10多年养殖大黄鱼以来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养殖大黄鱼就像养育孩子一样,一 批一批培育出来,游到千家万户的餐桌。去年重创后,今年我又要重新开始培育,最主要是有真心,做好这个事,就像当年喜欢当兵一样,就要义无反顾去做好,不 抛弃,不放弃。”经过调整,薛松波打算从头再来,购置了15万尾大黄鱼鱼苗,继续他的大黄鱼养殖事业。
     
    (文/爱农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爱农网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爱农网-https://www.inong.net/news/show-14584.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fuwu@inong.net。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61990391| 邮箱:admin@inong.net fuwu@inong.net
    爱农网 Inong.Net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12-2024 Inong.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爱农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站交流QQ群:222967024 [想在这里出现:请联系QQ:3619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