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农业标准 » 正文

    山沟沟里走出的水果销售大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9-24    
    导读

      他虽出身贫苦农民家庭,却胆识过人,当家乡的人们把精力都集中在柚子种植上时,他却把目光瞄向了柚子的销售市场,成为把梅州柚子推向广州市场的第

      他虽出身贫苦农民家庭,却胆识过人,当家乡的人们把精力都集中在柚子种植上时,他却把目光瞄向了柚子的销售市场,成为把梅州柚子推向广州市场的第一批水果商之一,随后他又迅速把梅州柚子的销售线路图铺至北京、上海等国内一线城市。

    从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20多年时间过去了,凭着一股敢闯爱拼的劲头和敏锐的市场嗅觉,他成功地建立了以广州江南水果批发市场为核心、辐射半径达500公里的水果销售网络,覆盖了全国23个大中城市。“公司+基地+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模式带动了1000多户农户致富。

    他就是梅州的水果销售大王:十记果业公司负责人黄营胜。

    一腔热情

    进军水果销售市场

    距离中秋节还有一个月左右时间,从梅州城区驱车100多公里,来到梅县区松源镇,眼前呈现的是一派丰收的景象,漫山遍野柚子树硕果累累,即将进入采摘期。

    穿过一片柚树林,十记果业桃源镇仓储基地出现在眼前。在这里,记者见到了刚从果园里回来的黄营胜。“今年的柚子质量不错,看来又是一个丰收年。”黄营胜笑着说,他最开心的事情就是看着农民辛苦种的果树,开花结果,然后销往各地,实现价值。

    “我这一辈子与水果结下了不解之缘。”黄营胜说。

    黄营胜出生在松源镇彩山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候贫寒的家境,使他养成了勤劳刻苦的个性,改变生活处境的愿望又让他敢闯爱拼。1975年高中毕业后,黄营胜便开始走南闯北,干起了倒卖茶叶等生意,凭着勤劳和聪明才智,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上世纪80年代,梅县广泛引种柚子,到90年代初,梅县各地柚子种植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因为松源镇土壤和气候条件得天独厚,柚子质量上乘,逐渐名声在外,当时不少当地人纷纷在春节将柚子选为“山珍礼品”送人,松源沙田柚成了抢手货。市场嗅觉敏锐的黄营胜看到了柚子销售的商机,决定进军柚子销售市场。

    刚开始,黄营胜在松源镇沙田柚成熟期进行大量收购,随后库存起来,等到春节前后再销售,“仓储起来的柚子能卖出更好的价钱,当时收购价一斤一般是1.8元至2元,能卖出2.8元至3元。”黄营胜说,就这样,一年又一年,买进又卖出,从几千斤到数万斤,生意越做越大。

    随着柚子收购量越来越大,黄营胜开始考虑拓展销售市场。多年走南闯北的他很快就瞄准了全国人口汇集的广东省会城市广州。

    1994年冬天,黄营胜和妻子坐上了开往广州的客车。到了省城,夫妻俩先后走进了黄沙、佛山、江门等地的水果批发市场,再三对比,选中了广州南北水果批发市场。

    就是这一次选择,为黄营胜日后水果销售王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黄营胜开始把梅州的金柚销售到全国各地。
     
    本文导航:
    • (1) 他虽出身贫苦农民家庭,却胆识过人,当家乡的人们把精力都集中在柚子种植上时,他却把目光瞄向了柚子的销售市场,成为把梅州柚子推向广州市场的第一批水果商之一,随后他又迅速把梅州柚子的销售线路图铺至北京、上海等国内一线城市。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小编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爱农网-https://www.inong.net/news/show-15091.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fuwu@inong.net。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61990391| 邮箱:admin@inong.net fuwu@inong.net
    爱农网 Inong.Net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12-2024 Inong.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爱农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站交流QQ群:222967024 [想在这里出现:请联系QQ:3619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