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国内农业 » 正文

    日常消费品:提升农民收入才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真正目的 荐5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2-22    资讯整理:爱农网    
    导读

    事件评论(1)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战略高度史无前例。2015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改革”;但是去年会议习近平、李克强在会议的讲话中一字未提“农业供给侧改革”,今年会议,两位领导人的讲话的中心思想即是:农业供给侧改革。

       报告要点事件描述12月20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结束,会议提出,2017年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即是:
     
      农业供给侧改革。我们认为,与去年相比,这次会议主要有以下几点值得重点关注:
     
      事件评论(1)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战略高度史无前例。2015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改革”;但是去年会议习近平、李克强在会议的讲话中一字未提“农业供给侧改革”,今年会议,两位领导人的讲话的中心思想即是:农业供给侧改革。
     
      (2)为什么要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这次会议清晰阐述了,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主要目标: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相比去年的农村经济工作会议,“增加农民收入”是这次提及的一大亮点(去年没有提及)。中央今年的另一项工作重点即是扶贫,而扶贫工作主要对象即是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通过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来真正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即解决了扶贫的民生问题,也从根本上解决了三农问题(每年农村经济工作会议均提:要重视三农问题)。
     
      (3)如何提高农民收入?通过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通过供给侧改革提升农产品(12.72,-0.170,-1.32%)价格、通过发展有机、绿色等高附加值农业,即是提升农民收入的最有效途径。2014年国家取消棉花临储价格,棉花价格最大降幅达到43%(2016年有所回升);2015年国家调低玉米临储价格,2016年国家取消玉米临储价,两年时间玉米价格下跌33%。2013年以来,小麦、大米收购价基本持平;总而言之,过去3年,主要农产品价格均以下跌和持平为主,单个农民依靠农业增收并不显著。放眼2017年,我们认为农业供给侧改革取得农民增收的目标,一定是通过提升大宗农产品价格的方式实现(提升农业生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短期难以产生实质性效果)。我们认为,有效可行的方式是:(1)提高小麦、大米的托市收购价(这几年基本没怎么提);(2)继续调减玉米、棉花的种植面积,从而减少供给,提振已经市场化的玉米、棉花价格。目前来看,国家放开玉米临储价格之后,通过农业供给侧改革已经调减了3000万亩的玉米种植面积;2017年力争再调减1000万亩(2016年玉米价格下调必然会导致种植面积下滑),后期在供给减少叠加需求回暖(饲料需求和原油价格上涨)、以及价格见底(目前东三省的粮库平均收购价格已经接近不含人工成本的完全成本;并基本与国际玉米价格接轨)的背景下,玉米价格即有望逐步回升。
     
    (文/爱农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爱农网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爱农网-https://www.inong.net/news/show-15945.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fuwu@inong.net。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61990391| 邮箱:admin@inong.net fuwu@inong.net
    爱农网 Inong.Net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12-2024 Inong.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爱农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站交流QQ群:222967024 [想在这里出现:请联系QQ:3619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