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农业标准 » 正文

    设立“脱贫基金” 产业项目全覆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2-23    资讯整理:爱农网    
    导读

    12月初,吉林市丰满区前二道乡庆丰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温室内,草莓苗绿意盎然,下个月就能采摘。庆丰乐承担着该乡金丰、兴家等4个村、64户贫困户的脱贫任务。2016年5月中旬,庆丰乐拿到了市里首笔脱贫基金专项贷款320万元。

       12月初,吉林市丰满区前二道乡庆丰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温室内,草莓苗绿意盎然,下个月就能采摘。庆丰乐承担着该乡金丰、兴家等4个村、64户贫困户的脱贫任务。2016年5月中旬,庆丰乐拿到了市里首笔脱贫基金专项贷款320万元。
     
      脱贫不动钱?那是不可能的。钱从哪儿来?吉林市3月多方筹资,在省内率先成立了脱贫基金,初始基金3500万元。合作银行10倍放大,使信贷规模达到3.5亿元。吉林市脱贫办、再就业中心、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和吉林环城农商行四方把关,审核发放脱贫专项贷款。
     
      截至目前,全市已发放脱贫信贷资金1.9亿元,加上其它银行扶农信贷资金,市里金融扶贫资金已接近3亿元。同时,市里还整合泥草房改造等涉农惠农资金,优先投向贫困——出台《社会扶贫捐赠监督管理办法》,确保投入扶贫的社会资金用在刀刃上。
     
      用脱贫基金作底子钱,蛟河市在黄松甸镇南顶子村等地新建了百余栋大棚种灵芝、木耳。南顶子村62岁的黄玉华2016年包了两栋大棚种,采收400斤灵芝孢子粉,收入近4万元。眼下,南顶子村脱贫基地产的灵芝孢子粉,早已以100元一斤的价格销售一空;写有“吉林省贫困村脱贫攻坚项目”字样的南顶子品牌精包装黑木耳,已经走进欧亚、一网全城等商贸平台,礼盒销售十分看好。
     
      2016年,全市落实脱贫产业项目816个,109个省级贫困村实现了“村村有项目”,并形成了种植、养殖和园艺特产、加工业“一县一品、一村一业”的发展格局。吉林市脱贫办测算:这些项目可直接带动全市52%的贫困人口,全部达产后可使每个省级贫困村的集体平均年收入达7.8万元。
     
    (文/爱农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爱农网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爱农网-https://www.inong.net/news/show-15975.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fuwu@inong.net。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61990391| 邮箱:admin@inong.net fuwu@inong.net
    爱农网 Inong.Net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12-2024 Inong.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爱农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站交流QQ群:222967024 [想在这里出现:请联系QQ:3619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