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三农热文 » 正文

    60年,年”都是咋过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8-11    资讯整理:农业供求网    
    导读

    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60年一甲子,期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韩兰英,80岁;戴遐胜,57岁;陆秀宝,52岁。几位上海市民的春节回忆,或许能勾

    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60年一甲子,期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韩兰英,80岁;戴遐胜,57岁;陆秀宝,52岁。几位上海市民的春节回忆,或许能勾画出中国60年变化之轮廓。

      1949年:白菜萝卜馅饺子

      韩兰英老家在江苏睢宁。她清楚记得1949年春节,物资贫乏,但过年气氛很浓。“当时家里的小麦、玉米和高粱,过年前一个月就要准备起来了。用三十斤小麦换得3块钱,买两斤肉,加上面粉和萝卜做肉丸。肉一共两斤,做了肉丸就不做肉馅饺子,饺子馅是萝卜和白菜做的,年初一吃一天的饺子。”

      1959年:吃肉尝个鲜

      1959年的春节,食品供应异常紧张。此时,韩兰英已嫁到上海多年,生了3个儿子。

      这个春节,她同样记忆深刻:当时,粮油等统一配给,而且量少,过年的饭菜想弄丰盛点很不容易。韩兰英回忆:“平时家里的米将将够喝稀饭,为了‘过好年’就用布票去和人换粮票,结果我3年没添过新衣服。肉实在是少,煮的时候看着又馋,三尝两尝就差不多了,三个儿子也只能尝个鲜。”

      1969年:知青回城过年

      1969年,当时提倡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戴遐胜,对这个春节的最深记忆是知青回城过年。“那时火车上的场景比现在的春运还挤!除去人数多不说,当时由于城里物质贫乏,到各地插队的知青会把当地的土特产带回城,于是火车上鸡鸭、黄豆、瓜子……什么都有,地方小,人们就靠蛮力抢占行李架。”

      1979年:东西多了

      戴遐胜1979年回到了上海,结束了知青生涯,他回忆当年的春节:“物质还不丰富,但比10年前好了很多……很多副食品不用票可以买到,粮票反而只多不少,过年甚至只吃大米,‘洋西米’也不吃……”

      陆秀宝回忆:“当时副食品市场开始发展,像肉、鸡蛋等开始能在自由市场里买到”。

      1989年:年终奖买了电视机、电冰箱

      戴遐胜在讲述此时的春节时轻松了许多:“1989年春节好很多,别说新衣服了,很多人穿皮鞋、西装,过年前想的是添置新电器,而不再是图‘吃好点穿好点’。我家里的电视机、电冰箱都是年末发年终奖时买的,看着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感觉过的是现代化的春节。”

      1999年:年夜饭市场火暴

      1999年的春节像人们借着传统节日狂欢。

      春节期间,许多餐馆办起了年夜饭。

      陆秀宝说:“起初人们还守着老观念,觉得年夜饭应该在家里吃,但后来饭店订年夜饭就像一股风一样的”。

      2009年:温暖春节

      2009年,全球经济“寒冬”下,中国迎来春节。这个春节,“年味”更浓。

      陆秀宝说:“今年三十是在家里过的,简单点没关系,重要的是团聚,倒也不是金融危机的原因,而是几年到饭店吃年夜饭下来,发现最重要的还是团聚两个字。”

     
    (文/农业供求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农业供求网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爱农网-https://www.inong.net/news/show-5195.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fuwu@inong.net。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61990391| 邮箱:admin@inong.net fuwu@inong.net
    爱农网 Inong.Net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12-2024 Inong.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爱农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站交流QQ群:222967024 [想在这里出现:请联系QQ:3619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