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三农热文 » 正文

    让农民工“出得去、住得起、退得出、回得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5-19    资讯整理:农业供求网    
    导读

    如果将城市社会和农村社会看成两个区域,则农村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市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持。实现工业化与城镇

        如果将城市社会和农村社会看成两个区域,则农村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市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持。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由之路,城镇化与工业化两者缺一不可。

      然而现实问题却是,工业化进程缓慢,城市化远没有完成,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很重。农村劳动力市场发展滞缓,工业难以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城镇的带动、凝聚和辐射能力不强。这就需要统筹城乡就业,统筹发展。

      为此,有几条具体的建议:

      第一,城乡统筹就业,破解二元结构,要从我国人多地少的实际出发,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强粮食生产。这在当前农业比较效益低,农业GDP比例小和干部考核以GDP作为主要指标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产业发展与产业布局上要充分注意到现代科技的作用,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重点,实现“种、养+工、贸”一体化转化剩余劳动力。

      第二,必须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发挥政策引导作用。首先要着眼于城乡统筹发展,特别要抓住制订“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时机,重新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城市村镇建设规划。要继续加强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功能,进一步提高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走新型城市化道路。要把县区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基本单元,发展县域经济,重点建设好县城、中心镇中心村,推进城市化,靠城镇化支撑农民工转移就业和市民化。

      第三,加强研究,为统筹城乡就业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农村类型不同,条件差异也很大,那么选择的发展辐射和促进农民工转移就业、农民工市民化的方式,也应该不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城镇化和工业化建设应该和新农村改造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这样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乡体制改革,探索一条土地换社保、宅基地换住房和鼓励农民,特别是城镇周边地区的农民转为市民等政策,处理好失地农民的就业与安置。

      第四,出台农民工出得去、住得起、退得出和回得来政策,解除后顾之忧,加快城市化进程。

     
    (文/农业供求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农业供求网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爱农网-https://www.inong.net/news/show-5674.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fuwu@inong.net。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61990391| 邮箱:admin@inong.net fuwu@inong.net
    爱农网 Inong.Net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12-2024 Inong.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爱农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站交流QQ群:222967024 [想在这里出现:请联系QQ:36199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