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爱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农业行情 » 正文

    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他们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7-18    来源:中国网    资讯整理:爱农网    
    导读

    西藏浪卡子县贡布学乡美朵村地处边境,海拔4800米,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较差。2008年,村民边巴多吉拿出自己67万元打工积蓄,成立了羊虎高原蔬菜种植合

    西藏浪卡子县贡布学乡美朵村地处边境,海拔4800米,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较差。2008年,村民边巴多吉拿出自己67万元打工积蓄,成立了羊虎高原蔬菜种植合作社,建了370亩温室大棚,去年每个棚纯利润达到7000元,带动几十户贫困户脱贫致富,他自己也被评为致富带头人、科技特派员。边巴多吉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一个人富裕没有多大意义,带领村民共同富裕才有意义。”

    47岁的边巴多吉是我国千千万万农村实用人才的优秀代表。近年来,我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长足进展,截至2010年底,全国农村实用人才总量为1048万人,比“十一五”初期增加421万人,增长72.7%,平均每万名乡村人口拥有农村实用人才104人,平均每个行政村约16人。这些实用人才在农村的各行各业创业兴业,发挥着重要的引导、示范、带动作用,为我国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发展现代农业,农村实用人才是重要力量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指出,农业农村人才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金钥匙”。加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对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现代农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抓实用人才带头人和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确保现代农业发展后继有人。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必然要求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农村实用人才作为现代农民的优秀代表,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基本细胞,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支撑,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力量。”农业部人事劳动司司长曾一春对记者说。

    近年来,我国三农事业发展迎来黄金期,粮食总产“九连增”,农民收入“九连快”。也正是在这个时期,种养大户、技术能手、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村经纪人等农村实用人才数量大幅增长,他们作为当地农业生产的骨干力量,在农业实用技术引进、推广、应用中发挥了带头和示范作用,有力支撑了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在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地区,当地农村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科学种田找淙祥,优质高产有保障;节本增效投入少,科学技术含量高;多收多打又多卖,每亩年增四百块。”

    农民所说的“淙祥”就是素有安徽“麦王”之称的太和县旧县镇张槐村农民徐淙祥,他自2003年起开始承包土地进行小麦高产攻关,2009年承包土地达到3200亩,当年午季创下了最高亩产718.2公斤的全省小麦单产最高纪录。自学成才的徐淙祥在自己成为种粮大户之后,不忘带领本村村民和周边乡镇农民共同致富,他牵头成立了优质高效农业技术协会,现有会员1829名,遍及20余个乡镇,带动4000余户农民走上科技致富之路。

    徐淙祥这样的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是农村实用人才群体中的拔尖人才,他们不仅带头致富,而且带领广大农民共同致富,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带动整个实用人才队伍成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以前一家3口人2亩地,还学个么技术啊,都用老把式种田。现在流转土地搞规模经营,大家参加培训学技术的热情也高了。”湖北省汉川市农民王双汉通过参加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和几位村民一起创办了杨林辣椒合作社,现有社员129户,发展棚室辣椒面积达2180亩,2012年亩均纯收益达6000元以上,辣椒成了当地特色优势产业,王双汉也被汉川市认定为高级农技师。

    政策给力,催生农村实用人才快速成长

    “我是一个地道的农村妇女,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种菜,觉得‘人才’和自己不沾边,但是没想到国家把我当作农村实用人才,还给了我这么多荣誉,让我觉得自己有义务带领更多农民致富。”作为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省劳模、致富带头人的胡大明,2005年创办了安徽省滁州市绿园蔬菜专业合作社,现吸收社员413户,种植蔬菜500多亩,辐射面积达5000多亩,去年销售额达到1600万元,社员户均收入5万~8万元。

    从胡大明身上折射出新世纪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的新发展。农村实用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知识或技能,为农村经济和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服务、作出贡献,起到示范或带动作用的农村劳动者。他们是广大农民的优秀代表,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人才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实用人才也是人才”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各地重视农村实用人才、尊重农村实用人才的氛围初步形成,农村实用人才的荣誉感和社会地位逐步提升。

    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首次将农村实用人才作为国家“三支两类”人才队伍之一,明确提出要“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实用人才工作的开展;2007年中办、国办专门下发《关于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意见》,对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我国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专门对农业农村人才工作作出部署,把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作为国家六支人才队伍之一,并提出了工作目标和主要措施;中组部、农业部等五部门联合下发《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对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使用、激励扶持进行了全面部署。

    中央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人才工作,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不断扩大,结构逐步优化,人才使用效能显著提升。据2011年农业部抽样调查,农村实用人才中纯生产型人才比例由近50%下降到35%左右,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产业服务人才增幅较大,复合型人才占总量约1/3;返乡创业人才增加,约80%以上创业人才曾外出从业3年以上,回乡创业者已经占到回流农民工的13.8%;农村经纪人、农民合作组织创领办人、农村经营管理人才和各类带头人大量涌现。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自2008年中央组织部、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以来,全国在岗大学生村官近30万名,他们在创业富民及推进新农村建设方面,成为一支生力军。

    “80后”陈伟杰6年前来到北京市密云县不老屯镇学艺厂村当上一名村官。2010年,陈伟杰自己拿出35万元承包土地建鸡舍,购进柴蛋鸡5000多只,建立养殖合作社,并和农业龙头企业百年栗园建立了合作关系。就在这一年,陈伟杰村官任职期满,全村村民联名签字、按红手印又把他留了下来。这个北京男孩说。“既然自己选择了农村,就要为农村的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帮家乡的村民致富、圆梦,这就是我的梦想。”

    对农民群众来说,大学生村官给他们带来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脱贫致富的新思路。“给钱不如给个好干部,大学生村官去了以后,最穷的村现在变成示范村。”谈起多年的扶贫工作,江苏省扶贫办扶贫开发处处长单干银感慨地说。

    重视实用人才培养,就是重视农业的未来

    “人才是制约合作社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合作社创办主体80%以上是农民,合作社农民成员占95%以上,文化素质、经营管理、开拓市场能力相对较低。近年来,有一些合作社逐步萎缩或倒闭,人才短板问题不容忽视。”山东省东营市蜜蜂研究所所长宋心仿经过调研后认为。

    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底子薄、差距大的问题依然存在,主要体现在:总体受教育水平低,大专以上的仅占总数的3.3%;整体年龄偏大,农业劳动力平均年龄为46岁,40~60岁的占67.5%,“80后”仅占4.8%;同时,人才行业结构和区域结构也是畸轻畸重,经营人才和服务型人才偏少,中西部以及偏远山区、贫困地区人才偏少。

    西藏琼结县下水乡错杰村党支部书记强巴说:“我村农牧民平均受教育的程度很低,现在实行财务公开,可是包括村干部在内,全村一个懂会计知识的人也没有。”

    重视实用人才培养,就是重视农业的未来。许多基层干部认为,农民是农业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其他要素必须通过农民才能在农业生产上发挥作用。没有实用人才,那些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农业资料、科学技术只能成为摆设。

    “现在国家对农业的投入不少,但很多项目是‘见物不见人’。建议在今后制定规划时考虑人才支撑,设计项目时考虑人才保障,比如应该明确一个项目中有多少资金用于人才配套。”湖北省委组织部人才处副处长朱春兵建议。

    经农业部初步调查,到2020年,我国约需要种植能手400万人、养殖能手230万人、企业经营人才150万人、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30万人、各类技术服务型人才150万人、农业生产性服务人才550万人,再加上捕捞能手、能工巧匠、社会服务型人才等,农村实用人才需求总量在1800万人以上。

    农业部人事劳动司副司长刘英杰表示:“农业部正在谋划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项目,下一步将以抓基层组织负责人、科技示范带头人、经营管理带头人、技能带动带头人等几类实用人才带头人为重点,采取培训、认定、扶持和激励相结合,全面推动实用人才队伍建。


     
    (文/爱农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爱农网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爱农网-https://www.inong.net/news/show-9603.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fuwu@inong.net。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361990391| 邮箱:admin@inong.net fuwu@inong.net
    爱农网 Inong.Net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12-2024 Inong.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爱农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站交流QQ群:222967024 [想在这里出现:请联系QQ:361990391]